村裡人就在乎個名聲,想著那碑都很是來勁兒。
因此,每次來一車土方,都不需要人招呼的,所有人不要命地往前衝。
把訊息彙報給陸懷安,村支書都頗為感嘆:“這法子真是好使啊!”
那可不,陸懷安搖頭笑了笑。
這可都是經驗所得。
“另外,他們這邊路修著,我們村裡也不能閒著。”
村長和村支書頓時打起了精神,目光炯炯地看著他:“我們要做什麼?你儘管說!”
倒也不用做什麼,陸懷安手指在桌面點了點:“這次讓他們幾個村的土地搪平,集中管理,現在可能看不出成效,但以後就會很明顯了。”
也不能全讓人家這麼做,他們村裡卻零散地種著。
比如去年的大棚,就做得非常不錯。
大家一起種,賣掉大家一起分錢。
可是撤掉大棚後,也沒人組織,大家就又散開來,自己種自己的了。
村長聽明白點意思了,哦了一聲:“那我們也繼續一起種,一起管理?”
就是這邊算錢要麻煩一點點。
說起算錢,龔皓連忙表態:“這個沒關係的,反正我們這邊都會處理好。”
財務方面的事情,交給他就行了,完全不需要操心。
那行唄,村長和村支書對視一眼,利索地點了頭:“成,回頭我們就給大家開大會。”
陸懷安嗯了一聲,他的意思是,最好他們村帶動周圍的村子。
比如青上村,他們這邊就無意識地把田和地都降低了高低差。
他們的初衷是為了讓拖拉機好進去,畢竟平整一些,機器就不用抬上抬下,速度也會快很多。
可是這樣的結果,是陸懷安樂於見到的:“已經是臨門一腳了,只要他們加把勁,把土地儘量搞平整些,管理起來會更方便。”
最好是幾個村的全都攏在一起,正好他們屬於郊區,發展不了工業化,搞生產挺好的。
然後呢,一個養豬廠還是少了點。
不過他們村裡就算了,豬廠太近了會臭得慌。
看有誰樂意的,最好是稍微遠一些,找些房子搞個養豬廠,不然就一個養豬廠,貨源會不夠。
“搞就要搞到最好!”陸懷安擲地有聲,認真地道:“只要種好了,銷路你們不需要發愁。”
聽他這意思,村長和村支書似乎明白了點什麼,試探地問道:“那要是種多了呢……”
畢竟如果把田埂什麼的全消掉,把那些荒地全拿來種了菜,回頭數量上去了,賣不出去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