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群眾們都在議論著:“這獅子舞得好。”
“這瓜子還行,但是這路啊,不好修喔。”
“確實,路有什麼好修的,要我說,還不如給我們修修屋子呢。”
也有不同聲音,但說話都比較正常,不會有他們找的人說話那麼動聽。
動工儀式舉辦得非常成功,名頭是徹底打響了。
這邊確定要修路了,眼看著鍾萬他們都已經在開始幹活了,西區眾人是真的待不住了。
西區港口早就修好了,但沒什麼船願意過來。
他們還是寧願跑東區的老碼頭卸貨,因為西區的路不好走。
路還沒修好,運輸不暢,往他們這港口跑過兩趟的,寧可跑遠點的碼頭卸,也不想在他們這邊耽擱了事情。
眾人察覺到問題出在路上之後,又開始往上頭反映要修路。
這一下,上頭不慣著了。
修路,都想修啊。
而且之前不是修過了?車子壓壞的,只是不好走,又不是不能走,能賴著他們?
可道路規劃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這關係到城市的規劃,動轍就是十年二十年往上數的。
他們只能先從基礎設施建起,先把他們計劃中的完成了再進行道路修復。
這個回覆不能讓西區的眾人滿意,有人嚷嚷著:“那咋東區就能修路了呢?”
厚此薄彼!
如此偏心怎麼能行?不是說好了西區才是南坪未來發展的重心嗎!?
這話一出,南坪領導們可就有話說了。
“也想修路是吧?可以啊,修啊!”
“你們自己修!”
“東區?東區也是他們自己修的!”
自己修路?
怎麼可能啊!修條路要多少錢知道嗎?
可他們親自去看,去問,去查了之後才知道,尼碼的,這路還真是他們自己掏錢修的。
陸懷安牽頭,一眾商人廠長全捐錢,一起籌集資金動的工。
西區眾人聽了,面面相覷。
咋,這,總不能,也讓他們自己出錢吧?
“那東區這路,還經過我老廠子附近呢。”有人忿忿地瞅著圖紙,有點想不開:“那早知道,我還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