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開局簽到刑警隊> 形意拳之根本-五行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形意拳之根本-五行拳 (1 / 4)

形意拳之根本是五行拳,五行拳之精髓在於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以意領先,以意帥形,隨意而動,因以成拳,是之謂形意。

五行拳又名意拳,外形上是五個拳式,發力上是五種勁路,內通五條經絡,鍛鍊五個臟器。

習之日久,既可得健身之裨益,又可獲技擊之妙用,實乃形意拳之“綱”也。

形意拳之傳,原本只有五行拳,以後經過長期實踐才逐漸變化發展充實而有了十二大形與八字功法。

故行意拳的練法、用法、內功外功,歷來都是以五行拳為基礎。

首先要說明,五行拳的拳式劈、崩、鑽、炮、橫是和人體內五條經絡即肺經、肝經、心經、腎經、脾經內外呼應、息息相通的。

劈拳通肺屬金,崩拳通肝屬木,鑽拳通腎屬水,炮拳通心屬火,橫拳通脾屬土。

練拳時,動作與經絡相配合,氣血循經絡而執行。

劈拳與肺經相呼應,故練劈拳可以養肺。劈拳動作的用勁要求是頭向上頂,下顎無形向前用力,兩腳趾抓地,兩手如抓物,虎口作圓形,四指稍張開。

身勢要正,舌頂、齒叩,目向前視。

陽拳向上起鑽時吸氣,自中焦領起肺氣,直出中府雲門。

同時足三陰之氣上行聚於中脘。拳向下落翻之時呼氣,氣自雲門沿臂內側而下直達少商,充於五個指尖。

隨掌之落翻,雙腿向下微蹲,足三陽之氣乃下行而達於湧泉,前掌向前一搓,胸中空空洞洞,腹內堅實如鐵。

從技擊上看,吸是合是蓄,能吸則自然能提得起,亦能擎得人起;呼氣是開是發,能呼則能沉得下,亦能放得人出。

如此一吸一呼,一躦一翻,進退起落,如水之翻浪,節奏分明,有條不紊,促進肺經中氣之執行,加強肺脈中血液之迴圈。

血養氣,氣行血,加強膈肌之功能,增進肺臟之健康。

習之日久,呼吸深長,吐納有聲,故曰肺動陣雷聲。崩拳主動作起落,與體內肝經相合,故練崩拳可以舒肝。

崩拳之動作貴直、貴速,宜猛不宜遲。

進步出拳,蹬後足,要大趾用力,頂頭豎項,勾動肝經,自大敦倏然而上於泥丸,同時還要瞪眼,使肝氣自雙目冒出,光芒逼人。

臂向前伸,沉肩墜肘順胯,其氣貫少商自拳冒出。

左右輪換,勢如連珠,對肝臟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故曰肝動如箭鑽也。鑽拳之動作,與腎經相合。

鑽拳之用勁要求為頭頂,項豎,沉肩,提肛縮腎,兩腳用力抓地,左手放掌下按,同時右拳飛速自前心鑽出。

肘向身體中線裹擠,束身而進,急如閃電。

腳之用力與拳之上鑽,配合無間。

松肩提肛縮腎則可勾通腎經自湧泉而起,上貫脊柱過俞府,下前臂,倏然自中衝冒出。

其氣發於腎臟,內外相合,故剛、勁、敏、速,令人捉摸不定。

其拳形上的一伸一攢,有明顯的豎項塌腰動作,對整個脊柱尤其是腰椎,有使骨縫拉開之意,是極好的健腰補腎運動。

久而久之,腰椎迴圈通暢,機能改善,腰肌的強度與彈性有明顯加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