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開局簽到刑警隊> 樁功是個寶,得它才能好----形意拳三體式,肩與胯的奧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樁功是個寶,得它才能好----形意拳三體式,肩與胯的奧秘 (1 / 3)

尚派形意拳樁功主要以“三體式”為主,除有增強體質為技術築基外,還別具技擊內涵。

樁功雖為靜態,但有“抻筋拔骨”、“靜中有動”的特點。

“三體式”又名“三才式”、“鷹捉式”,被稱為形意“母式”,是開啟形意拳之門的鑰匙。

對這個似乎簡單而又枯燥的樁功,尚派前輩們特別強調,不但要練好它,還必須練至精微,並說:“樁功是個寶,得它才能好。”

許多站樁者,在站樁的過程中,易生雜念,氣浮心燥,站之不能久,即使有人強忍堅持,也不免事倍功半,收穫甚微。

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數形意拳習練者都按所謂的“八字訣”、“三才九式歌”的要求去練。

但這些要求本身就存在問題,即複雜又繁瑣,絕非老前輩的真言。

當是後來者所編造,以致本來應該松靜自然、舒展大方、一觸即發很簡單的東西,卻被幾十個要求所束縛,任誰也難以做到!

二是站中無意,如果明白了‘四梢’的作用,就不會氣浮心燥,自然能排除雜念、做到松靜自然,如此自然練久功深。

尚雲祥先生在教學中除指出拔背、沉肩、墜肘、並膝、提肛、裹胯和三圜、三頂、三扣外,其他從不引用。

“三圓”是對形意掌型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三體式和鷹捉的掌的技法上。

一是手心圓,掌心回收,掌的橫撐力大,有利於控制接觸的變化。

二是手背圓,使力貫於指,“三節”勁整,“三催”氣貫。

手心與手背雖互為表裡,但因用意不同,故勁與作用也不同,如單一使用時,則效用自明。

三是虎口圓,是助長掌的外宣和里扣的勁,使出掌控制面大而力強。

因已有拔背、沉肩,使前胸、後背自然會圓,故不必再作圓的要求。

而“三扣”一是齒叩,是發動骨梢之威,因切齒會使周身筋骨緊縮而力大,所謂“有勇在骨,切齒則發”是也。

二是手扣,是發動上肢筋梢之威,可使勁達手指,氣貫梢節,增大落翻的發勁作用。

三是腳釦,是發動下肢筋梢之威,勁達下肢,氣貫掌趾,增強樁基之力。

因已有沉肩、墜肘,故不需要再有扣肩的要求。

“三頂”與一般說法基本相同,二是頭上頂,有沖天之雄,是發動血梢之威,能振起精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