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殘匾相接,霎時城隍廟內神光一振,層層疊疊的淡神光宛如霧靄,從城隍金匾上不斷擴散,逐漸將整座破敗廟宇包裹。
神光所到之處,灰塵、蛛網、雜草盡數消除。
呂沉撩袍邁步,踏著漫天神光朝著廟宇步步前行。
不消片刻,一座與剛才亂葬崗幻象中一模一樣的威嚴廟宇屹立在年輕道士眼前,熠熠煌煌神威飛揚。
剛才還風化斑駁的牌樓此刻挺拔雄武,藍金交加的底漆讓人望而生畏。
身著破舊道袍的年輕道士越過牌樓,立在燦金匾額下,拱手施禮,聲若洪鐘:“貧道清瑤山呂沉,特來拜會羽水陰司城隍!”
話音剛落,懸金匾額下,原本緊閉的木雕大門緩緩敞開。
呂沉撩袍就進,廟宇內燈火通明。
可應該擺放城隍金身與各司大神的神臺上,卻是空空如也。
日夜遊神、範謝將軍、牛馬將軍、甘柳將軍等將也都消失不見。
“果然當今這世上,只開了靈力復甦,但神祇不復,各司神靈也都不存了……”
年輕道士環顧四周,不禁輕輕一嘆。
一本厚裝的燦金書籍和一杆璞玉毛筆懸在城隍神位前,奕奕放光。
“哦?”
呂沉沉吟一聲,走上前去,四個古體大字躍然映入眼簾。
《羽水縣誌》
藍金交相呼應的後裝古籍不停跳躍嗡鳴,似乎渴望來人將它翻開。
年輕道士試探著將手懸在古籍之上。
剎那間,古籍光芒大盛,厚重書頁快速翻動。
書頁翻飛間,一個個鐵畫銀鉤的文墨大字宛若洪流般衝入呂沉腦海,匯成一行行鮮活文字。
【洪武二年正月,明太祖欽點羽水縣城隍。】
【洪武七年九月,羽水縣有厲鬼索命,致一人死,牛馬二將軍覆平鬼事】
【洪武十一年三月,羽水縣起妖亂,共計妖物十四,食人二十七,日夜遊神平定妖患……】
【建文三年,羽水有邪道……】
【洪熙九年……】
【……】
【平林二十七年,李家皇室宗親慶王李齊起兵謀逆,兵敗與羽水江畔,被判腰斬,屍身各葬於羽水縣程渭河東南兩畔,後平林二十九年有山崩,程渭河崩殂斷流,由謝範將軍巡視墓中無屍,下落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