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闆講完話,接著便是導演了。
相較於15年洛成的坦然與成熟,金容華表現得似乎要更好,好歹也是混演藝圈的。
沒點演技,想要把導演這個職業幹好,那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只是當回到臺下,和15年洛成站在一起後,金容華的臉色卻有些不好看。
“可惜了,沒有申請到金鑰延期。”
所謂的金鑰延期,便是指影片可以晚於同檔期影片下線,對於“時間就是金錢”的院線電影來說,上映時間越長,也意味著吸金的機率越大。
《與神同行:罪與罰》的成績很好,哪怕是臨近下線期間,也是每天至少幾十萬的觀影人次。
這種成績,哪怕是最新上映的電影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達不到。
之前金容華負責這一塊時,是信心十足的。
可問題是,這一部明明是由半島人導演、半島人編劇、半島人出演的吸金電影,卻沒有被透過。
甚至連票房方面也有些虛。
不是指被拔高了,而是被壓低了。
明明它的成績已經超過了梁鳴海戰,卻被硬生生的壓了六十萬票房下來,可以說是在做假。
這也是為什麼金容華如此怨念的原因。
15年洛成平靜的喝著紅酒,“如果你想說的就是這個,我可沒時間陪你。”
金容華一窒,只能用鬱郁的眼神盯著15年洛成。
沒錯。
15年洛成便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或者說,是他那華國人的身份。
《與神同行:罪與罰》從編劇到導演,再到演員,的確全是半島人沒錯,但它卻是華國人獨家投資製作的作品。
真讓它拿到了半島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首位,那半島的電影行業該如何自處?
甚至,若非除了投資人之外全是半島人。
半島影視圈甚至想將這部電影歸到海外電影的行列,都不列入半島電影票房排行榜。
對此,15年洛成表示無所謂。
半島的電影圈也就這點氣量了,至於賺錢什麼的,能有華國國內賺的錢多嗎?
未來的洛成讓他在國內註冊成立了編劇工作室。
到時候,也會有未來的作品拿過來,到時直接在華國本土拍攝,不比半島香得多?
之所以留在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