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導致別人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別人。
所幸在來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這一幕,所以特意買了兩本雜誌打發時間。
人群喧喧嚷嚷,楊琛在座位上孤零零捧卷細讀。
有人注意到這一幕,但一看人這麼年輕,臉也有些生,叫不出名字來,也就沒有往前湊。
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掛著胸牌走過來,禮貌問道:“先生,請問您也是來參加頒獎典禮的嗎?”
楊琛聞聲看去,衝著來人點頭道:“是的。”
“您的座位可能……”工作人員話說到一半忽然看清了楊琛的臉,遲疑道:“楊琛?”
“是我。”楊琛點點頭。
工作人員看了看擺在桌子上的牌子,又看了看楊琛本人,興奮道:“原來你們是一個人!”
沒等楊琛發出疑問,工作人員已經跑到幾個組委會成員跟前兒指著楊琛的方向說了些什麼。
很快,一個人來到楊琛面前。
來人是個中年女性,伸手道:“你好,你就是《青衣》的作者楊琛楊先生?”
楊琛輕握指尖,再次點頭:“是我。”
“我是朱豔玲。”
朱豔玲正是《青衣》的責編,兩人透過幾次信,楊琛恍然:“您就是朱編輯?”
“是我。”朱豔玲笑道,“神交已久,沒想到寫出《青衣》的作者居然這麼年輕。”
“慚愧。”楊琛拱手。
“我聽說最近大火的《赤伶》也是出自您的手筆,看來您對梨園瞭解頗深,難怪筆下可以寫出《青衣》這等醉人故事。”
“我的老師正是梨園中人,曾經學過兩年戲,心裡總有股子痴性,本事差了點兒上不了臺,只能把那些魂牽夢縈事付諸於文字了。不曾想居然得了獎,還要感謝組委會的厚愛。”
“楊先生謙虛了。”朱豔玲道,“您拔冗蒞臨此會,我們卻沒有迎接,是我們工作的失誤。還請您見諒。”
楊琛連忙擺手:“哪裡哪裡。我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哪裡就需要迎接?”
朱豔玲察言觀色,見其不像反諷,鬆了口氣,這才道:“我帶你見見其他的獲獎者吧,正好關於頒獎典禮的流程需要提前做一些溝通。”
楊琛笑道:“值此盛會,能多認識一些前輩,正是我的榮幸。還要拜託您引薦。”
ps:新人新書,推薦票、月票、收藏,來者不拒,請童鞋們多多支援!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