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琛疑惑道:“衝我來的?”
肖正國點頭:“我之前並沒有說假話。在我見過的作家裡邊,年少成名的底蘊太薄,失之於膚淺,又因為名利醉人,如傷仲永。而那些年高的,則是積累足夠,卻少了幾分朝氣,失之於蓬勃。
你不一樣。行遠自邇,踔厲奮發,韜光逐藪,含章未曜,正如初升紅日,鷹隼試翼。
所以,在我看來,你是真的前途似海,我所看重的也不是眼下的雞蛋,而是想把你這隻下蛋的雞也一起抱走。”
楊琛:“……”
肖正國是個人才,說話還好聽,相處起來很愉快。
但是他的話,信上三分尚可,全信的就是傻子。
當然若是換一個真的只有十四歲的孩子來,或許早就被他的馬屁拍得找不到北了。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遍數中華上下,五千年曆史,似此等人物可超過兩掌之數了嗎?
換句話說,那是真正的五百年才出一個的文宗級人物,足以青史留名的!
楊琛有自知之明,本來就是中人之姿,如今不過機緣巧合,做了個沒人知的文賊而已。
欺人不欺心,或許也正是因此才得了肖正國所謂的“韜光逐藪,含章未曜”八字之評。
肖正國真的是因為在網上看了文章才找上門兒的嗎?
楊琛觸網發文至今,歷時一年零五個月,該來早就來了。
事實上,此時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已經在寶島出版發行,初初試水就銷售一空,而且火爆程度喧囂塵上,“輕舞飛揚”已經成了寶島民眾的網路情人。
出版社正在加班加點加印,而這個吃螃蟹的出版社就是寶島紅色文化出版社。
與此時的內地出版社不同,紅色文化出版社相當靈活,嚐到甜頭之後,除了嘗試著與大陸溝通,希望得到大陸授權在內地出版《第一次親密接觸》之外,還將目光轉移到了網上。
“楊二郎”之名映入眼簾。
於是當下透過《悟空傳》聯絡到了北體大出版社,又透過出版社找到了楊琛的地址。
繁體版權和簡體版權是兩碼事,加上主編和楊林又是朋友,圖書銷往寶島,不吝於錦上添花之事,所以拿到楊琛的地址幾乎沒有費力。
不過,肖正國有一點沒有撒謊,他真的混金庸客棧,也看過楊琛所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