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強的體型確實給人的第一感覺不怎麼好,這樣體型的人讓人難以去想象到他怎麼可能表現的很優秀。
特別是這種精準度和時間實行雙積分合計的制度,只要速度還差不多,最後進行比較的時候也並不會太吃虧。
“能拿下全英後備部隊大賽手槍組個人和團體雙料冠軍的人,要是沒本事那有本事的也就不多了,他現在也才二十多歲,現在他的身體在射擊方面對他並非是負擔。”
“他肯定能夠帶動這副身體的,加上他的體重足夠,承受槍帶來的反作用力要比其他槍手更容易,他有可能在精準度方面是所有人中的第一,甚至就連金水哥在這方面能不能比他好,我都沒有太大把握,剛剛沒有看到場地的時候我自己也有些自大了。”
沒有聽白宇講過剛剛事情的幾人,根本都不明白他所謂的自大是什麼。
就在他們說著的時候,何孟強就拿著自己的勃朗寧M1935手槍跟著裁判走進了場地。
對方使用的勃朗寧M1935手槍算是一款比較老的手槍了,當然這時相較伯萊塔和西格紹爾而言,要是和其他一些相比那它還算是年輕。
加上一看對方手槍握把護板採用的是工程塑膠,就知道他使用的是80年後最新的改進型1型,所以算起來他的槍甚至可以說得上是所有人的槍中非常新的一款。
這把槍精度良好、容彈量大,一般使用的是13發子彈的彈匣,同樣沒人知道他是否使用了大容量彈夾。
隨著他開始在場地內開槍射擊,白宇終於可以好好的觀察一番。
首先相較於其他人他的移動速度他確實慢的比較明顯,不過他的射擊速度明顯要快上一些。
憑藉槍聲和他的位置變化來判斷,他應該是目前幾人中開槍最快的一個。
所以雖然他的移動速度要慢一些,可是他的射擊流暢度,反而要比之前的眾人好上一些。
不過有一點仍舊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換彈時間的尷尬。不管怎麼弄,其中有好幾個移動靶位,很多時候都要提前考慮清楚,究竟在什麼位置換彈。
如果槍內只剩下一顆子彈了,而你面對的卻是需要兩發子彈才能解決的移動紙靶。要是沒有選擇提前換彈而是直接射擊一槍再換彈,那就會容易斷掉節奏。
節奏一斷,以大家的水平能夠繼續保持子彈落在A區還是有很大機會可以做到,可是想要完成兩連發A區的可能就沒有多少了。
很快他就到了需要第一次換彈匣的位置,本來他以為對方會再打完10發或者12發就會換彈,沒想到對方竟然硬著頭皮打完了13發,直接把彈匣清空。
“他這是想要挑戰自己,給自己增添難度?還是說他沒有提前規劃好換彈位置?選擇彈匣清空再換彈射擊,當前靶位的射擊難度可是會提高的。”
雖然他這麼說著,可是看不到實際情況的他,很難判斷對方這麼選擇的原因。
要是他是為了增加挑戰難度,自然可以證明他對自己的信心,可是要只是因為沒有提前規劃好,那就是純粹的傻子行為。
而沒規劃好的他,能夠獲得全英後備部隊大賽手槍組的冠軍,那就證明他只是純粹的槍法準,對於這種帶有競技性質的比賽以後就與他沒什麼關係了。
沒法看到靶子情況的他現在也不好下定論,只能等待對方完成射擊,然後根據對方的分數來判斷究竟是什麼情況。
等看到何孟強的胖碩身影出現在障礙紙靶區域開始尋找障礙靶的時候,他能夠感覺對方明顯慢了下來。
看來他這個全英後備部隊大賽手槍組冠軍,之前的練習中很少進行這種多個障礙目標的多角度分佈練習,他用了比較長的時間才找到六個障礙紙靶。
當他在障礙紙靶區域陸陸續續開出12槍,然後從中衝出來的時候,白宇大致計算了一下時間,發現已經到達了1分30秒左右,看來對方對於短時間內尋找到這種半隱蔽靶位還是有所欠缺的。
最後的部分對他來說就屬於比較輕鬆的部分了,他先是一槍打中鋼靶,隨後電機就帶動轉盤靶開始轉動。
轉盤靶還沒有轉動2秒鐘,就隨著連續的兩聲槍響,他完成了他的全部射擊。
完全沒想到對方真和自己阿哥說的一樣跑的不慢,王漪面露震驚的問道。
“沒想到他這麼“龐大”,沒用多長時間就完成了比賽,他這果然是有本事呀!阿哥他用了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