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的巴京,已步入晚秋時節,天氣日趨涼爽。
天空總是藍湛湛的,像寬闊安靜的大海一樣,空氣中比較溼潤,呼吸起來感到格外清新。
在深秋的空間裡,萬物像重新塗過一層黃褐色的油漆,顯得一切都是那麼的垂頭喪氣。
張大林走進一家家藥店,從提包裡拿出摺疊的空包裝盒,把它們還原成能裝藥的空盒,替換原來用樣品實物做的陳列。
這是按第二市場部經理蕭建軍的指令,在進行的一項樣品置換舉措。
原來,蕭建軍看到高健和洪剛倆人,經常拉著滿車的破損或過期樣品退回公司去,一問才知大都是從藥店和小診所退回去的陳列樣品。
用幾合實物作樣品這無可厚非,畢竟量少,但用實物做產品櫃檯陳列推廣,這浪費就大了去啦。
藥品有效期一般只有二年,就是中成藥也是如此,所以,醫藥界就有了不成文的規定:
作為配送渠道的醫藥公司和終端使用者的醫院,藥店,一般不接受超過生產日期一年的成品藥。
離有效期還有半年的藥品,馬上列入退貨清單中,通知生產廠商自行來辦理退貨手續,退回從來換新的來。
所以,製藥公司對此非常謹慎,生產計劃絕對按銷售預測來定,嚴禁盲目生產。
銷售過程中,每個月的銷售發貨計劃,對於G公司的三個主力品種,一般不存在即將過期而退貨的現象發生,否則,造成浪費,公司要追責。
實際,蕭建軍發現,非處方藥的實物陳列品,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浪費,無法估計。
蕭建軍請示張佳麗之後,讓公司特別印製一批紙板厚硬些的空白中、小包裝盒,替代原實物做產品陳列。
用空盒置換實物做樣品陳列,這款合理化建議,不但每年為公司節約大量錢財,還為市場節省了不少人力物力,實在是高明之舉,一舉兩得。
差不多一個上午,張大林已經替換了二十幾家藥店的陳列品,將替換下來的實物集中在大包裝箱內,暫放在一家藥店,待日後集中拖回公司臨時倉庫裡。
張大林又換了一條街,大約幾家藥店的陳列品之後,他估摸著自己走到街底,剛好到了中午,那條街的底頭有家小飯店,剛好去吃箇中餐,再歇息一會,下午再繼續置換。
他走到了熟悉的芝靈大藥房前,見店長周大姐正在門口四處張望,神色還有點慌亂。
“周大姐,您在幹嘛?”張大林老遠就甜蜜蜜的打起招呼。
“哎喲,我的大林兄弟嘞,你終於肯顯身了,是不是當上主管就有官架子了。”周大姐叉著腰教訓起張大林來了。
“哎喲喂大姐,這算哪門子官架呵,我才二天不見大姐,難道大姐就如隔三秋不成?”
張大林對這位熱心周大姐很熟了,得到她的不少照顧,彼此之間也顯得親密無間,他現在也學會說些曖昧調侃的葷段子,來活躍氣氛。
“去你的三秋四秋、少貧嘴,跟你說正經的,你那幾種藥出事啦!”
周大姐拽住他的衣角,快速拉他進門後在耳邊小聲嘀咕。
“出事?能出啥事?”
張大林也是遽地一震,笑容一斂,剛才那些調侃情趣,一下子跑到了九天雲霄之外。
“東區市場管理部門!昨天是市場管理所來檢查,今天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廣告科也一起來了,反正來了不少人,還拍照取證。”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找我的藥品幹什麼?”張大林突感此事十分蹊蹺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