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幫著打掃藥堂衛生等,投其所好的感情熱絡之外,主要檢查和整理,藥店內壁櫃和臺櫃裡的產品陳列布置;易拉寶展架的位置和損壞情況。
瞭解和統計藥品零售情況,顧客反饋意見以及櫃檯營業員的推介情況。
藥店拜訪不僅僅是檢查和整理櫃檯的產品陳列,關鍵點在於需要跟藥店內的店長,櫃檯長及其每位營業員搞好關係,溝通聊天,幫著做些服務工作等等。
經常小恩小惠,夏天酷暑裡買個西瓜,買上幾支雪糕;秋冬裡買點開心果等零食。
這些都是低成本投入,但回報往往較高,這是藥店拜訪或促銷的重點內容。
如果這些拜訪工作做得不到位,產生的負面後遺症就會變得很嚴重。
你會發現,藥房櫃檯上自己的陳列品不見了;醒目位置的廣告展架被別的廠家給佔了;營業員對你愛搭不理的,不樂意推薦你的藥品,或說她老是忘記推薦。
二,促銷手段:
一個藥店裡,同類產品的廠商們,他們一樣都在做藥店促銷,你有手段他更有招數,八神過海各顯神通,競爭實際異常激烈。
當然,現代社會都講究經濟效益,物質刺激提高營業員的積極性是重要手段之一。
為了提高營業員推廣本公司產品的積極性,她們每推薦一盒藥出售,要給她們一定比例的推薦費。
這是行規,大家都在這樣做,你不這樣就會被拋棄。
之於每盒給多少推薦費,則由業務員自己來決定,給多了自己就少,給少了量又上不來。
如何去把控?這本身就是一門學問。
蕭建軍緊跟張大林二十天,每天可以說形影不離。
但張大林平時對業務方面的話語不多,當蕭建軍問及他時才回答,有點像擠牙膏,這很好理解。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己。
古往今來,師傅對徒弟的授藝上都有所保留,就怕以後鎮不住徒兒。
而張大林和蕭建軍,他們只是相處二十天的同事?
張大林不可能把自己一年多來,逐漸積累並總結出來的銷售心得,一股腦兒地無償奉獻出來。
人都有私心一面,張大林不是什麼聖人,他瞧得上蕭建軍,已經算是夠慷慨的了,估計在做藥行列裡,還很少有此覺悟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