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什麼打?我TMD意思是趕緊過去向偉大的旅者大人投降!”
······
神目島大戰落幕後,第三日。
3522年7月20日。
最後一批澤佛族犧牲者的屍體被木板捆紮,按照傳統葬禮禮節,在生者的注目下飄向遠洋。
這些木板都來自數日前,艦炮對大森林的炮擊。
三日內,蒂亞山脈見證了澤佛一族的哭泣嗚咽與放鬆欣喜。
在剩餘的三萬澤佛人眼裡,神明照耀下的新生活,已然在望。
從底層礦工到頂層六十九位祭司(共十三人戰死),沒有人對黃懷玉的至高無上地位再有質疑。
力量——超過想象的力量——是最有說服力的語言。
礦道內,祭司團衛隊前後拱衛,為神明開路。
蒼眼走在黃懷玉左側,落後半步。
“陛下,五千名族人帶著武器和補給已經轉移到新城區,其中有兩千名戰士。”
大祭司彙報道。
“至福樂土和其附帶的員工居住設施已經被肅清佔領,港口也在我們的完全控制之下。”
自從上個月二十六號宰相授首後,沒過幾天,老城區的居民就聞著味兒趕到至福樂土,開始愉快的零元購。
四五天內,幾乎所有能搬動的傢伙什——沙發、廚房用品、衣服被褥——都被運走。
甚至連使用不了的電器也被拆走,以提供可回收的金屬廢料。
為此還發生了不少流血事件。
玻璃罩中美輪美奐的建築、神目島上絕無僅有的熱帶花園、出挑的衛生狀況,讓數百居民生出了在此安家的想法。
但近兩日,成建制的澤佛軍隊打碎了他們的美夢。
“此外,綠海已帶人將‘新鄉’從裡到外清理了一遍,只要再經過幾天初步改造,就可以安排入住了。”
蒼眼繼續彙報道。
所謂的“新鄉”,是蔚藍六艘武庫艦中的旗艦。
這艘標排四點五萬噸,兩百七十米長的原艾奧瓦級戰列艦被本相化現的黃懷玉從海中一路拖上了岸,橫置在大森林以南,冰河與海岸之間的戈壁上。
按照計劃,她會被拆空改造,開出眾多出入口,成為過萬名澤佛人的居住區。
在說到這些進展的時候,拱衛在黃懷玉前後的衛兵們都顯出激動神色。
外人難以想象,當主神得勝歸來,宣佈今後澤佛人可以不用再瑟縮於礦道,而是可以像先祖一樣沿冰河而居的時候,他們是多麼的激動。
如果可以,誰會想住在山腹或地底?
“兩千名教廷軍隊和數千名蔚藍陸戰隊以及水兵都被繳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