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船員們的強制下,所有這些東西還是被遺棄在岸上。
很快,湊足了八位乘客後,船員分出兩人駕駛岸旁的小艇,駛向了離岸數百米外的大船。
一艘排水量一千噸左右的遠航漁船,也是此行前往神目島的真正載具。
此船全長約六十米,有三十位船員,配備有巨大的冷凍艙,可以達到零下二十度的低溫。
滿載之後,艙內可裝數百噸魚獲,銷售收入能超過百萬東華元。
這數字看起來還行,但扣除燃油等各項出海成本,實際利潤並不高。
而且,幹漁船不比干貨輪,特別辛苦。
不說四人一間幾乎沒有隱私的居住條件(貨輪一人一間,還有娛樂室),正常遠洋捕魚,出來一趟就是半年起步。
很多時候,海員甚至會在海上持續待一兩年才能回家。
在此期間,漁船幾乎不會靠岸(成本極高),卸魚與補給全靠補給船,每日日常便只有無盡的勞作。
相比之下,往神目島偷渡的工作回報就高多了。
像黃懷玉乘的這一趟船,偷渡者總共四十人,男女比例五比三,每人的船票費用在二萬到十萬東華元之間。
五點半左右,漁船起錨出海。
此行從壁磅出發,由西向東橫穿整個上特提斯洋,再穿過南烏盟和蔚藍之間的蓋世大運河,最後抵達神目海。
從頭到尾總共一萬兩千公里,耗時要三十天左右。
將偷渡者送上島之後,漁船會立刻離開,並在神目海中持續捕魚作業,直到步麻這邊通知他們回來跑下一班。
來回都不走空,效率拉滿。
上船之後,黃懷玉和卜依依被船員帶到了“頭等艙”。
一間專門為他倆騰出的雙人間。
整個房間差不多六平米左右,層高只有兩米,有個小窗,頂部還有部分裸露的管路電纜、絕緣材料。
兩張單人床分列左右,八十公分寬,中間固定著一張桌子。
這原本是大管輪和二副的房間,為了有這個待遇,黃懷玉與卜依依付出了共五十萬東華元的船費。
至於其他三十八人,只能在本來用來裝魚的冷凍艙內打地鋪,除去睡墊和被褥,連個枕頭都沒有。
放好行李,黃懷玉從圓窗處探出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