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爪一號呼叫,飛光中校,聽得見嗎?”
此時,屋內通話器的開放頻道中傳來問話,聲音很悶。
所有飛行員都帶著呼吸面具。
由於氣壓隨海拔變化很快,現代作戰飛機一般都帶有氧氣。
幾十年來,供氧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是機載製氧機(分子篩)。
二是自帶高壓氧氣瓶(液氧)。
前者可靠性相對較弱,但續航能力更強。
後者能用十個小時,基本滿足大部分任務需求。
此行前來探路的三架海東青就採用氧氣瓶供氧,避免飛行員吸入黑霧。
“這裡是鷹爪一號呼叫,聽得見嗎?”
飛行員再度喊話。
“聽得見!”
一位二參情報官撲到通話器邊,按鍵回覆道。
“情況如何?能堅持嗎?”
飛行員的問題很簡潔。
“飛光中校一夫當關,我們全員安全。”
情報官回道,難掩激動。
“好的,後頭有一架筋斗雲很快就到。”
飛行員放下心來,笑回。
“這霧裡視野不好,危險性高,我們先將下面的玩意引走處理。”
對話完畢後,客廳內眾人如卸下千斤擔,差點脫力。
黑暗天幕主要透過呼吸起效,但長時間接觸面板,同樣有害。
維爾夏宮樓外,武直機隊的長機再降高度,一邊保持短點射,一邊緩緩朝南飛去。
他是在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