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奇怪的是,如果讓這些毫無意義的圖案在視野裡停留了一段時間,它們就會像有了生命般移動扭曲起來,讓目擊者心中生出種種難以抑制的聯想。
這種聯想,正是第四項測試的主體。
按照流程,被試者需要持續觀察這些表面上沒有邏輯和象徵的圖畫,同時即時地、不加修飾地將心中裡的聯想敘述出來。
這些敘述可以是意向,可以是物體,可以是事件,可以是象徵或者情緒,但僅有一點不能違背,那就是被試者必須誠實。
自推行聯想測試以來,執事們對於其中的門道有著很多不同猜測——螢幕裡的圖紋出自神話生物、測試密室被覆蓋有特殊場域、上頭的光線是遺物所發能夠動搖心智……
但這些想法實際上附帶了太多多餘的神秘色彩。
作為特處局的高層,追命清楚知道螢幕裡的畫面只是電腦演算法生成的偽隨機圖案,實際上沒有任何的象徵意義,但在這個特意佈置的測試環境裡,這些圖案起到了畫板的作用。
聯想測試中真正的作畫者,乃是被試者淺表思維下,猶如深海般的潛意識。
“嗯,我看到了大海,沒有岸,波濤在翻湧;
水裡有東西,嗯,是一頭小山一般的鯨魚在海中潛航,他好像要浮出水面;
海面遠處,有一輪太陽,它正在下墜,好像要沉入海里……”
追命仔細端詳著畫面,如實陳述著自己的聯想。
······
所謂眾帝之臺,是東華傳說中的地名。
“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
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
(大禹填塞這片地方,三次填塞,三次都塌陷,這才築成了眾帝之臺)
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
按照古書中的記載,眾帝臺是大禹和應龍在攻伐共工國的時候,為了遏制相柳屍首毒害環境所築造的鎮城。
後世數千年中,歷朝歷代都不乏好事者想要追尋這片古蹟,但直到數年前,才完成最終定位。
蓋因眾帝之臺並非一個常規意義上的人造城池,而是一座看起來並無特殊的山體。
晚上八點出頭,眾帝山的山腰上,幾位年紀不等的男子正沿著斜坡朝山頂攀登。
隊伍前列,年紀較輕的四人顯得遊刃有餘,不論是米餘的落差還是四五十度的陡坡都如履平地,而他們身後跟著的一老一少兩人,即便是藉助登山杖,依然喘息不停,時不時需要休息。
正是追命、黃懷玉一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