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查兄,對了,小夥子,有存稿嗎?”
“這個……這個……”
不會,這位袁教授也與書友一樣,想催稿不成。
“好了,不難為你了。說正事。”
袁潭秋剛才小小的戲耍了陳佳一一下,隨後便說道,“網路文學要取得一個合適的地位,光靠我們兩個還不行。不知道佳一小友,還有沒有其他的計劃。”
擺明了,袁潭秋這一次是幫陳佳一幫到底。連帶著整個網路文學,他都想幫一幫。
“有是有……就怕麻煩您老人家。”
之前他們幫忙,完全在陳佳一不知情的情況下幫的。現在陳佳一說出,那就是請他們幫忙。陳佳一與兩人似乎沒有多少交情,人家能夠順手幫了自己,已算是三生有幸。如果袁潭秋不說,陳佳一還真不好意思再請得他們幫忙。
只是袁老問起,陳佳一又想不到別的辦法,於是便弱弱的回道。
“我與徐兄既然能夠幫你,也就打算幫到底。而且,我也不只是幫你,我幫的是網路文學。”
其實袁潭秋與徐良兩人早就研究過網路文學,他們這些稿學術的,對於國內出現的任何文化,也都會有觀注。雖然不是每一種學術都要涉及,但是,你怎麼說也要了解嘛。
隨著他們兩人深入瞭解網路文學之後,他們發現。網路文學雖然有很多寫的不怎麼樣,但是,其中精品的也有不少。就像飄渺之旅這一部,文筆固然差了一些。但當中寫到的道家修真術法,對於道家文化研究,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除了飄渺之旅外,還有許多的作者。每每參考古籍,如三海經等,將其加入到當中。雖然他們並不是純正的向讀者介紹文化。但是,他們卻在故事當中巧妙的將這些神話,怪獸,山川地理之類,很好的表現了出來。如此,讀者們即看了,也因此大開了眼界。
從資料中顯示,自網路文學發展以來,像論語,詩經,孟子,之類的國學知識,搜尋量日益增大。往往某一部當中引用了一句國學當中的經典詞句,一時之間,便會有諸多讀者來到。比如,有一當紅就介紹了中庸二字。
也因此,很多讀者看了這部之後,便在起,什麼才叫做中庸。
前不久有幾個傳統文學作者本想批判網路文學,當時袁潭秋就想幫得網路文學一界,但不想,那網路的力量還真厲害。雖然他們靠著一些不入流的手段將那幾個名人逼走,但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手段。只是沒想到,事隔不久,網路文學一界的領軍人物陳佳一,卻是率先出手。直逼傳統文學,一場論戰就此打響。
袁潭秋見勢,便在其中隨口稱讚了幾句誅仙。後來看到鬧出了這麼大的反應,便想幫得陳佳一,也幫一下形勢較弱的網路文學。一時筆走龍蛇,洋洋甩甩寫下子二千多字評論。將誅仙一書向一個新的高度。
並且,還拉來徐良一起為誅仙捧場。剛剛他還想著,不知香港那邊的查兄有沒有空。
“那我就說了。”
之前是沒人幫自己,陳佳一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什麼辦法。如今有了兩個學術界大家,陳佳一瞬間便想出了一大堆策略。
“這一次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一翻論戰,若是兩方打口水戰,估計罵個一年,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這一點,陳佳一看的是清清楚楚,他也懶得與傳統文學作者們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