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聽說了嗎?前面有搶劫犯!快跑啊!
前面殺了人啦!快找縣令老爺報案啊!
什麼?殺人啦?殺了多少人?
殺了好多人啊!快跑啊!
……
白老大的牛車,前面後面都開始聚集行人與牛車,兩條腿的,四條腿的,都不要命的往回跑,轉眼間,一個擄人的案子,就被傳成了驚天的血案!
前面有劫道的山賊,殺了幾百口人了……。
好吧,群眾的想象力是豐富的,白老大夫妻倆已經沒辦法分辨解說,他們自己就把故事補充完整了。
別看起初夫妻倆上路時行人很少,那是沒到回村的時間,現在可趕上熱鬧了,快要跑到朱陽縣城門口時,前前後後的逃難隊伍,足足得有了二百口老少婦孺。
這得是多大的動靜?儘管朱陽縣城還沒修城牆大門,保留著鎮子的暢通無阻舊模樣,但也足以驚動鎮口閒逛的守門衙差。
一個迎上前來細問端倪,另一個,早就撒丫子飛奔去縣衙報信兒了,甭管是民亂還是被劫,都得第一個報給縣令大人知道,這可是新公佈的紀律,誰也不能違抗。
坐馬車的自然比白老大的牛車快,可惜說的天花亂墜,並沒有親眼見到實際情況。
待得白老大的牛車駛進,阿圓跳下來,簡單扼要的把事情稟報清楚。
不得不說,袁縣令這半個多月的成績斐然,那個衙差聽出了事情的嚴重性,立刻從懷中摸出了一個爆竹模樣的東西,打火石一敲,引燃了,拋向了空中。
嘭——嘭——,兩聲炸響,在空中迴盪。
這是袁縣令與盧千總商定好的訊號,事關人命,就可以使用。
縣衙裡的衙差與千總的兵馬,聽到訊號就會即刻整裝聚集。
這個聰慧的衙差手腳都有些激動的發抖,當初袁縣令公佈這條法令,還有很多人嗤之以鼻,小鎮子還能有多大的事兒?值當的大傢伙一塊兒去赴湯蹈火?
甚至有的衙差陰奉陽違,執勤時不肯把訊號炮仗揣在身上,總覺得今天無事昨天無事明天也一定還是無事發生。
可是這位衙差做的仔細啊,此刻,不就正好碰到了用武之地?袁縣令一定會歡喜自己的行為的,老孃囑咐過的話還真管用:兒啊,你在衙門裡當差,千萬得按大人說的話做,懷裡揣個炮竹又不礙事兒,別人不帶著,咱得帶,這是本分!
因為是第一次朱陽鎮用上這個新鮮玩意兒,兵馬來的稍慢了一些,騎著一水兒的兩輪車的衙差們,倒是先到了。
袁縣令就在打頭第一個,在人群中推著車子奔到了守門的衙差跟前:到底怎麼啦?趕緊說!
衙差嘴唇哆嗦著,卻還能夠回答的快捷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