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宋徵兒從來沒有摔傷過腿一樣,似乎,直接這樣子行走就很正常,影一影二隻覺得腦門上冒出了汗,想要追上去阻攔吧,又覺得小主子能正常行走可是太好了。
不過,細心地影子還是發現了,宋徵兒確實沒有丟掉行走的技能,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他的雙腿還是有些長短不一的模樣,走起來,一跛一跛的,不過是一直在聽阿圓說話,自己注意不到罷了……
始作俑者阿圓,自然比旁人感受的更清楚,也更心疼。
曾經,她就是這樣一跛一跛的走了一輩子,在無數的同情憐憫與厭棄的目光中生存,她能懂得殘腿的痛苦。
所以,她不會讓宋徵兒走上自己的老路,他還太小,需要成人的呵護和指導。
十幾步之後,阿圓就不漏聲色的又把徵兒抱了起來,她需要部署一下接下來的訓練計劃。
展鵬和丫丫又在蹲馬步了,就好像老祖宗傳下來的功夫就剩這一種,丫丫一見到宋徵兒就開始大呼小叫:徵兒哥哥快來,蹲馬步可好玩兒了!
這小姑娘其實也是個腹黑,明明自己就厭棄這馬步最嚴重了,還要誘哄的別人來分享痛苦。
徵兒似乎有些意動,雙腿在阿圓懷裡掙了一下,又很快安靜下來,抱住阿圓的脖子不吱聲了。
這是又想到了自己的腿受傷的事兒了呢!真矯情!
影二還算比較靠譜兒,這會兒終於想要接手,替郡主大人抱抱孩子,可惜,宋徵兒不領情,完全拒絕。
真笨!跟孩子相處了這麼長時間,就沒留下點香火情兒!阿圓對著身後翻著白眼珠子,心裡在謀劃,該怎麼把這兩個武功高強的傢伙兒廢物利用了才行!
三個孩子的睡前故事就合在一處講了,等好好睡著以後,才會抱回自己的臥室。
阿圓講的是一個武林高手的故事,旁聽的還有張大山和兩個影衛。
從前有一個人,名字叫做‘李小龍’,他號稱‘功夫之王’,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功夫十分了得,但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龍本來是有先天缺陷的。
華夏功夫歷來講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眼睛不好為練武之大忌。可李小龍從小就是‘近視眼’,哦,近視眼就是看東西離得遠的話,模糊不清楚。李小龍曾經十分坦誠地說:‘因為我從小就近視,所以我從詠春拳學起,因為它最適合做貼身戰鬥。’
還有,他的兩腳不一樣長,右腳比左腳短一丁點兒。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左腳專事遠踢、高踢,如狂風掃葉;右腳專事短促的阻擊性踢法或隱蔽性踢法,近身髮腳如發炮。同時,兩腳的不一致使他擺出的格鬥姿勢優美別緻、獨具特點,成為一種武術流派的典型。
講到高興處,阿圓起身,在燈火搖曳中擺了幾個記憶中的李小龍的經典動作,前後——彈跳,出腿——怪叫——
黑暗處的影子門們似乎受到了某種觸動,最起碼,影一的身影也浮現了出來……
阿圓的聲音清清涼涼的劃破了寂靜:李小龍的人生經歷說明:只要充分發揮一個人內在的積極作用,不悲觀、不消沉,與逆境抗爭,變不利為有利,同樣能夠成才,甚至做出通常情況做不出來的事情來……。
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所以說,內因更加關鍵。
貌似,對於一個僅僅三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道理還是太深奧了一些,但是,誰又能斬釘截鐵的判斷說,小孩子就一定是聽不懂的呢?
最起碼,阿圓講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目的,針對另外的聽眾,是能聽懂的,是成功的。
幾個成年人轉換了地盤兒,郡主府的客廳比較鄭重,阿圓在講述自己的計劃:從明天起,家裡所有的成員,不得流露出一點兒徵兒是殘疾的意思,無論他怎麼一跛一跛的走路,都要當做完全沒注意,當做他很正常,跟我們一樣。
徵兒還小,骨骼還在發育,正常行走以後,兩條腿會恢復差距,只要心理上你不認為他不正常,他自己就會也忘掉這件事,從而,也就沒有了不正常這回事兒。
郡主,您剛才講的那位‘功夫之王’李小龍,不知道是師從哪個門派?他學的是什麼拳腳功夫?還能不能找到蹤影?我們兄弟,很佩服那位高人。馬車伕影二抱拳拱手,問出一個其實張大山也很關注的問題。
這樣神奇的人物,為什麼武林人士沒有聽說過,郡主卻知道?
感謝綠小兮的打賞!朋友們督促著,不敢拖延了,pei007,寂寞今天早早的掛上了呢!明天,爭取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