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圓第一次正面見到皇后,在太后的寢殿親切會晤。
女人天生的那種直覺提示她,這是對自己有敵意的同性,雖然此刻,皇家禮儀培養出來的笑容堪稱經典。
太后的神色還是有些蔫兒,臉上的妝容也不那麼明豔了,看見阿圓和皇后互相見禮寒暄,才浮現出清淺的笑容來。
“阿圓,過來坐。”
皇后乖巧的去攙扶太后坐下,雙手還去主動的捶了兩下背,充分展示了一番做子女兒媳婦的應該孝順之後,方開口說話。
“郡主啊,你少小失母,現在又一個人在家帶孩子習慣了,不能理解本宮這樣上面有個貼心的長輩指點著,是多麼幸運的事情。”
阿圓開始眨巴眼兒,知道您生來有爹有娘,現在頭頂上也有個婆婆,貌似也不需要多麼被羨慕……
問題是聽了這麼幾句,還是不知道這皇后到底想要說啥。
“人老了以後會盼著抱上孫子,本宮剛懷上皇子那時候,母后天天去看望,叮囑這個安排那個唯恐有了什麼閃失……”
“大宋朝黎民百姓都應以萬歲為楷模,《孝經.開宗明義》中說道:‘夫孝,始終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又《三才》:‘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
阿圓的眼睛聽的很疲累,幾次打算就此合上歇一會兒,沒想到皇后開起口來是這般滔滔不絕,引經據典跟要做一篇應考的駢文似的。
太后早就閉目養神、呼吸均勻去了,這個年齡喜歡這種動靜,越是說著話,越是能睡得著,你要是多事兒上前問一句:“您要不要上床上去睡?”
那麼,老人家的這個困勁兒就要完全被驚擾,很久很久都找不回來。
天兒熱,倒是用不到幫太后蓋被子。
俗話說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兒”。阿圓更是難逃這種慵懶的狀態,看到太后睡的香甜,自己也熬不住了……
“《論語.為政》:‘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皇后果然博學多才,肚子裡裝的都是大學問。只可惜,註定了沒有找到好的聽眾。拋了半天的媚眼兒都付了東流水。
問題是郡主此人打小練就的本事,可以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的打瞌睡,微垂著眼皮,看起來就像是在洗耳恭聽差不多。
直到手背上猛地一痛,阿圓方“騰”的跳了起來,第一個反應是擦擦嘴邊驗證一下是否留了口水,第二個反應是甩著手腕子質問:“誰扎的我?”
九尾鳳釵還沒插好呢!太后身邊的宮人低垂著眼皮裝作什麼都沒看到。
皇后的臉色氣的通紅。紅紅的長指甲一指阿圓:“本宮說話,你竟然敢睡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