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然歡迎您去了!只是家中簡陋的很,這些天又在壘院牆,就怕委屈了盧管事——”,阿圓的客氣話說的也很順溜兒,對這種人精兒般的大家管事,千萬不可小覷,很多事情的成敗,就在他們的一個眼珠子轉動的功夫決定了呢!
“那沒啥!您們還要在鎮子上轉轉嗎?我也得先跟老爺夫人的彙報一聲,然後跟您們一塊兒走。”盧管事不愧主管著盧府的大小事宜,做事果斷乾脆,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
說好了兩個時辰後去鎮子口集合,阿圓姑嫂二人告辭出門,小採蓮惦記著去首飾鋪繡件行裡問問假花的行情,阿圓也想把新設計出來的“隨身灸”再找徐師傅看看,還得買齊食品,這時間上就得打打緊。
這下就顯露出來人少的不足之處,牛車不能丟,得有人專門看著它。
於是,小採蓮得到了充分的訓練,當阿圓在一家繡鋪裡碰壁回來以後,走到第二家,小姑娘決定去試試。
看著她如同奔赴斷頭臺一般悲壯的模樣去搞推銷,阿圓是想笑又不敢笑,畢竟,這個小姑娘能敢於獨自去跟人交際周旋,就已經很值得敬佩了。
果然,還是鎩羽而歸。
但是,第三家、第四家,小採蓮邁進鋪子的腳步鎮定了很多,在裡面停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第一筆生意,竟然是在阿圓初遇盧夫人的那家繡線鋪子裡談成的,小採蓮的包袱卷兒空了,說是訂好了了十天後再來看銷售情況,預付了一兩銀子先。
“嫂子,這個大嬸兒好脾氣,估摸說咱這假花肯定好賣,就是要價太高了。她不好提分成,我就給她每樣都減了些成本,不過,不會虧了咱的本錢。”小姑娘臉蛋紅撲撲的彙報著情況,把那一兩銀子放進阿圓的手心。
賺多賺少都在姑嫂二人提前的籌算當中,這買賣得算是談的成功,兩個人都很開心,繼續到下一站——念仁堂開赴戰場。
這次輪到阿圓出馬,她輕車熟路,直接要求找製藥房的徐師傅。小夥計根本沒多心,給阿圓指指路就不管了。
還是那個濃郁的中藥湯子味兒,還是那個眼睛清亮的中年漢子。阿圓也不寒暄,直接上前遞了“隨身灸”。
“徐師傅,麻煩您給看看,我這東西可能用?”
徐師傅還記得這個執拗的婦人呢,再見面。就點了個頭,眼睛看向那個奇怪的東西。
這是經過了李鐵匠的打磨,楊木匠的雕琢,阿圓又精心的縫製了厚棉布的布袋和布條,三道工序之後的成品。
為了更有說服力,阿圓又拿出隨身所帶的火石。引燃了插在盒子裡的艾灸條,吹滅火焰,擰上盒蓋。裝進布袋,三纏兩纏的,系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嫋嫋的艾草煙經過了布袋的圍裹,冒出來的勁頭輕弱了很多,但那味道依然熱情的充斥了整個製藥房。
“給我試試。”徐師傅伸出一隻手。長期製藥的手指修長而靈巧。
接過“隨身灸”的徐師傅,彎腰把盒子綁上了自己的膝蓋下“足三里”的位置。然後,靜靜的感受。
一道陽光照進封閉嚴實的製藥房,那縷嫋嫋升起盤旋的煙霧就像一道精靈,在陽光下跳舞,阿圓忽然微微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