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熱血熱土> 第十三章 《祝隊長大破蟛蜞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祝隊長大破蟛蜞窠》 (3 / 3)

孔先生得了彩頭頓時更加賣力“祝先生把槍拿起一看,上面刻著一行字,重82斤!這和關老爺的龍刀一個份量。旁邊就人叫好!說關公是文武雙全,日裡提刀上馬殺敵,夜裡讀春秋,祝隊長也是了不得好學問。”

“你倒說說看祝先生的學問好在啥個地方?”臺下有人起鬨。

這也是孔先生聽客緣好,大家臺上臺下打朋打慣了,聽客知道他有人來瘋的毛病,下面越是熱鬧,他說的也越是精彩。

孔先生跑江湖多年,一張臉皮上的功夫出神入化,厚如城牆拐彎處,這時也不禁一紅:“都是老聽客,老朋友,我也不開江湖訣騙人了,本人讀書讀了12年。”

聽客頓時鬨笑起來,12年,那就是高中畢業,這年頭有這個學歷,直接進政府機構當個小辦事員多好,何必跑江湖,知道他又在瞎三話四放噱頭,便都安靜的等下文。

孔先生繼續道“我是蘇州人,家傳的評彈,所以我從小就在光裕小學讀書,我讀書有本事,別人讀六年畢業,我讀了十二年!到了後來幾年,新進學校的先生倒是都要來我這裡拜碼頭,這光裕小學裡廂有點啥個歷史故事,都在我的肚裡。”

臺下轟然。

孔先生見書場氣氛上來,也覺得渾身有勁,醒木一響繼續道:

“當天晚上,有兩個小土匪不曉得天高地厚,還要向祝先生開槍。祝先生剛才雙手左右開弓,兩槍打死老蟛蜞、黑泥鰍,看到還有人不識天高地厚,火氣也上來了。這時候有心要顯顯本事。‘擦’一聲,兩把快慢機往插到腰帶上。嘴裡大呼一聲,‘槍來!’”

這聲槍來卻是用來京劇叫板的腔調,聲音高且亮,同時人也離開那個夜壺箱改的書案,站到一邊擺了個《借東風》中周瑜的亮相,身段功架倒是異常的瀟灑漂亮。

聽客又是一通鼓掌。

“三個保衛三中隊隊員,‘哼此哼此’把槍扛來。祝隊長一身白袍,撈起大槍。保衛三中隊的校刀手已經在槍膛裡裝了火藥十七兩半,還有十二兩鐵砂,三十六顆槍彈。祝先生大喝一聲:‘看槍!!’只聽噗一聲!!”

說到這兒,孔先生心裡一驚,背上白毛汗都出來了。

壞了!!方才說的太順,有點得意忘形,外加中午的高粱酒後勁往上湧,現在不用看都知道自己面孔紅彤彤,腦筋昏倒倒,這不……口衝了。

“看槍,只聽噗一聲”這句是說大書常用的套子詞,形容使槍者的槍法極快,話音剛落,便捅了對方一個透心涼。

然而,祝先生用的不是混鐵點鋼槍,而是82斤前膛火繩大抬槍,這玩意得扣扳機放鳥嘴鉤引燃火繩才能激發……

下面已經有人在笑了,但礙於周得同的存在也不敢太過於放肆。

好個孔先生,耳朵裡聽到臺下“嗤嗤”笑聲不斷,這時候那點老酒都化作冷汗出在了背脊上,他眼珠一轉,順口接上“接聽‘噗’一聲,扣動扳機,鳥嘴鉤應聲而動,夾著的火繩點燃火藥,‘碰’一聲驚天動地的槍響!!”

“大家想想,十七兩半的火藥!!要多大威力,平時放個高升炮仗,竄到半空,不過一錢二分。十七兩半一起爆炸,就是祝先生天生神力也扛不住,倒退三步,‘哎呦’坐倒在地!”

“再看對面兩個小土匪,‘呼’一聲,被槍轟得飛到天上,像是在放鷂子……”

祝為民恰巧路過門口,聽到裡面傳來自己的名字,好奇心發作,便湊過去。

他臉皮薄,不敢登堂入室,也就縮在門外頭的角落裡聽戤壁書……

剛巧聽到這段,頓時也不知道說什麼好,良久好菜嘀咕一句“說書的這根門腔實在結棍,我謝謝你一家門,把老子的腳骨發軟都能給我圓回來!”

……

這天孔先生大豐收,籤子錢“雙出百”,這意味著有二百人在聽書,創下了六場鎮書場的一個記錄。

這個記錄保持了很長時間,直到後來,滬上彈詞大家,有“活金貴升”之稱的錢鼎章來說《玉蜻蜓》時才被打破,至於為啥他好好的在滄州不說,偏要跑到這個落鄉地方來?

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