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先生,看年紀不過二十五六,身材中等,長相一般,方面大口,鼻樑有點塌,兩隻眼睛咪咪小,卻挺有神,梳著三七開的小分頭,一身灰布棉袍,下襬上有個幾個補丁,髮型和衣著讓他在一眾短打扮短頭髮的鄉民中顯得突出。
祝先生大號為民,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小倌,自幼聰明伶俐,小學初中老師都誇他是個讀書苗子,只要用功是肯定能進中央大學的料,就是拿了政府洋錢做公派留學也不在話下。
只是他命苦,高中讀了才兩年,父母雙雙去世,家境立時敗落。
可學費一分不能少,只好退學,因為從小他在十里八鄉有神童的名頭,初中時寫的《三民主義之我見》還得過縣長的嘉獎,回鄉後便沒去務農經商,而是被周浦鎮上的培才小學聘去當了老師。
這是周浦幾個大商戶合股辦的小學,算是發財後回報鄉里的善事,主要學生都是四周鄉鎮子弟,學費不貴,期末考試優秀的學生還拿回家幾斤豬肉、一包大米算是獎學金。
當然教育質量和黃浦江對面的洋學堂不能比,可對於鄉民而言幾年下來,自己小倌能識字打算盤就是成才了。
祝為民在學校裡身兼數學,外文,自然等多門課程,有時候教國文的孔老夫子突發急病,他還要代課。
教書忙,錢也不多,他卻一干就是好幾年,從學生到校董到家長沒有對他不滿意的,是以不管年紀長幼,見到他一律恭恭謹謹喊聲“祝先生”。
這樣的鄉村小學老師在吳地成百上千,再過個幾年自然會有熱心人替他做媒,娶箇中產之家的小家碧玉,生上幾個孩子,平淡卻安穩的度過一生。
然而上個月出了樁大事:汪偽政府“還都”南京。
當傀儡招牌正式立起來,下面的群醜便按捺不住,紛紛跳到半空,尤其是各路文人黨棍,正發愁手無縛雞之力的沒法去跟著“皇軍”進剿博功名,這時如同看到及時雨般,個個沐猴而冠成了科長,特派員、專員,三天兩頭下鄉指導工作,對沒啥根基的培才小學更是指手畫腳唾沫橫飛。
教室黑板上要貼精衛公和天皇的大頭照,天皇當然要在上面,精衛公只能在他下面,教室還要掛著加了“和平反共建國”料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一塊布上黑白紅黃藍各色俱全,還有小塊添頭,看上去有點像洋馬戲團的招牌旗,顏色蠻多看上去蠻鬧猛蠻喜慶,除了不等樣也沒啥缺點。
早課前要齊聲誦讀*****,放學後要背誦汪公鉅作《舉一個例》,至於周佛海,羅君強,江亢虎等文化人的“文化作品”也堂而皇之的進入教授範圍。
幾個老夫子藉口年事已高,目力不濟,一看蠅頭小楷就要落眼淚便免了教學生政治內容的任務。
於是擔子壓倒祝為民頭上,他這個年紀正是血氣方剛,天天看著漢奸小丑在面前耀武揚威本來就一包氣。
再讓他搞奴化教育,怎麼受的了?
可祝為民也沒法反抗,一氣之下索性辭職,打的是眼不見為淨的主意。
這麼一來,鄉里鄉親就更尊重他了,回到六場後他也不務農,替著街上商戶算算賬,遇到紅白喜事負責記賬收禮,不為錢也就混口飯吃,倒也餓不著他。
至於日後如何,他自己也不知道,討娘子也成了白日夢。
他老宅離鎮上有兩裡多路,腳程快的也要走刻把鍾,這年頭兵荒馬亂,他也不敢太晚回去,書聽了一半就走了,這時候夜還不深,路上往往還有夜歸人,相互看到也能壯壯膽氣,若再晚些,指不定散兵遊勇牛鬼神蛇就都要出來“找生活”了。
眼看快到家,此刻天上陰雲散去,藉著朦朧的月光他發現自家的大門竟然虛掩著!
這不可能明明走前,門是關上的!
祝為民急了,家裡還存著十幾塊袁大頭呢,那是他僅有的微薄積蓄,想著萬一浦東日子過不下去,還指望這些錢做盤纏去別的地方碰碰運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