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宮暖閣
贏駟的案頭的公文堆積如山,將他的身形都隱在其中
“外臣參見秦公”宋初一拱手施禮
贏駟放下竹簡,抬頭看了她一眼,“坐”
“謝秦公”宋初一跪坐下來,心中揣測不出贏駟叫她過來究竟要說些什麼,畢竟前兩次見面的時候,也並未覺得他有想與她暢談政事的意思,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話比較少的原因
贏駟正欲說話,一名內監從一側快步的走到他身側,耳語了幾句
他好看的眉微微攏起,冷聲道,“等寡人忙完政事再說”
“喏”內監躬身退下
贏駟抬手令周圍侍婢全部退下,“先生的《滅國論》是否還有下篇?”
宋初一的《滅國論》實際上只是一種言論,整篇文章只是針砭時事,將現實血淋淋的揭露,層層剖析直可見骨,然而文章中對如何滅他人之國,卻只是寥寥數筆帶過
“公具慧眼,獻給公的文章確實只有上卷,滅國道的廣博與繁巨,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述說,在下已經動筆,消能以微弱之力,將此大道的輪廓呈現於公面前”宋初一道
“霸道乎?”贏駟問道
他的意思是,宋初一所言的滅國之道,是不是稱霸之道
上古帝王治世,按宏觀治理的四種慕來劃分,大致分為皇道帝道王道霸道
霸道崇尚智慧和武力⊥罰必信,法令顯明,以力率民民亦以力歸之用武力去爭,只求效率以詭詐為智謀,爭強鬥勢,只講求利益而不講求德行
商鞅所行之道,可歸類為霸道
而七雄國大致上走的都是霸道這條路子,因為戰國就是暴力的時代,你講道義別人不擇手段,你就只有滅亡的份
贏駟從《滅國論》的上半捲來分辨,覺得其內容大約也可以歸諸於霸道
“是也不是”宋初一知道在贏駟面前最好不要賣關子,因此只見他目光微有疑問,便緊接著道,“滅國論,起於霸道,帝王道以行,終於皇道”
也就是,開始的時候其實是以霸道的姿態出現以王道和帝道貫穿,走到皇道為終結
贏駟好看的眼眸中微亮,往前挪了挪席子道,“請先生解惑”
他的興趣」得宋初一亦十分有興致,不由也往前坐,道,“懷瑾出身道家,最崇尚皇道皇道講求用無為,以道率民,民以道而歸之然而大爭之世,行皇道者,無異於自尋死路觀古往今來天下大勢,但凡有數國鼎力,必然硝煙不斷,絕不可能並存相安唯一之法,便是統一天下”
她嘆道,“雖我心中懷仁,但鳳凰唯有浴火才能獲得新生,蒼生須忍得這一場痛”
“孟子雖是大賢,卻不比先生務實”贏駟聽完這番話,誠懇的做出一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