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是個識趣之人,多半是會很有風度的替她圓了這個謊,但趙倚樓顯然不是,他幾乎想也未想的便無情戳穿,“我敢對天發誓,是你的肚子在響。”
那邊的兵卒幾乎要爆笑起來,只因著之前見公孫谷對她很是客氣,所以都憋著不敢出聲。
“是嗎?那許是我聽錯了。”宋初一的臉皮向來是沒有最厚只有更厚,區區小事,她自然不會有絲毫羞憤的心情。這其實也因為她接觸道家思想比較多。
士族想來將個人的德行、品質、名聲看的比命還重,而道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這句話的意思是,真正有道之人,其德行是出於自然、簡單、內在,所以表面上看是沒有“德”的痕跡,實際上是德已經融入骨髓。這樣的德才是上德。而普通的人完成德的操守,都是受其他因素左右,是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所以雖然有“德”的種種表現,其實已經與真正的“德”的自然性質相差很多。這樣的德則是下德。
換而言之,道家不追求表面上的儒雅風度、仁義君子。
且不論宋初一骨子裡究竟有沒有德,反正她是將後半句話作為人生警句,並且奉行的很徹底。
宋初一著實餓得厲害,飢餓會令人覺得寒冷難以忍受,她便只好與趙倚樓縮在一起,時不時的偷眼瞟那邊的烤兔子。
“懷瑾先生。”一名兵卒得了公孫谷的命令,送了半隻兔子過來。
這是那幾只兔子裡最肥碩的,宋初一也沒有絲毫客氣,便同公孫穀道了謝,接過兔子肉,與趙倚樓分食。
趙倚樓平時上頓不接下頓,所以一旦有食物,便一定要留下些,宋初一見他吃的捨不得吃,便道,“不用留,全都吃光。”
趙倚樓遲疑了一下,見宋初一大快朵頤,也就不再客氣。他以前夢想有一天能夠大口吃肉,在他看來,這是需要奮鬥一輩子的目標,在昨天以前他從未敢輕易的奢望過,然而夢想成真的如此快,恍如夢中。
飽餐一頓之後,公孫谷似乎有些乏了,那些兵卒也不堪疲憊,輪流著休息。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宋初一見除了兩個守衛的兵卒,其他人似乎都睡的沉了,便伸手扯了扯趙倚樓,用樹枝在地上畫圖讓他看。
畫完,宋初一才用眼神詢問他:懂了沒有?
趙倚樓盯著那圖半晌,才點點頭。
宋初一看了他一眼,才小聲道,“你不說是要小解?”
之前宋初一就偷偷與他說過,一旦說“小解”,意思便是讓他埋伏在林子裡,打暈兵卒之後逃跑。
趙倚樓不明白,公孫谷對她禮敬有加,為什麼還要逃跑?但他覺得宋初一是個有才之士,所做的決定應該不會錯,而且他也很怕這些兵卒,所以只遲疑了一下,便起身往林子裡走去。
這幾日趙倚樓都是去那片林子解決問題,兩名兵卒盯著他沒入林子裡,但見宋初一還在,便也沒有跟上去。
過了一會兒,宋初一便顯得有些焦躁,不斷的往林子裡往,再過片刻,開始起身張望。
“兩位壯士。”宋初一朝他們走了過去,生怕弄大了聲音吵醒其他人,她壓低聲音,言辭懇切的道,“這片林子裡有猛虎,我兄入林這麼久還未回來,我有些憂心,你們可否與我一起入林子瞧瞧?”
兩名兵卒思慮了半晌,才有個人道,“此處不能沒有人守著,我陪你去看看,不過不能走遠,要儘快回來。”
“是,是,多謝壯士。”宋初一連忙小聲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