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特平時對王一男說的每句話,王一男都是認真往心裡去聽的。
拉夫特的話雖然比黃教練的話多了很多,但也沒有一句廢話。
他比黃教練多出來的那些話,很大一部分是肯定和委婉鼓勵的話。
這些話,王一男在國內時幾乎是聽不到的。
黃教練和省隊的那些教練,在王一男看來,他們的教學方法和說話的方式,幾乎和老家自己的父輩們沒有什麼兩樣。
從沒有肯定和鼓勵,只有督促,甚至是訓斥。
做得對,做得好,做的努力,是應該的。
做得不對,做錯了,就是該罵該罰。
從小就在類似的環境里長大,王一男對國內教練們的做法並沒有一點牴觸。
相反他在面冷心熱的黃教練身上,甚至看到了父親的影子。
當然,拉夫特這樣的教學方法和彼此尊重的溝通方式,無疑讓王一男感覺更加舒坦。對拉夫特也更加尊重,兩人心裡之間的距離,似乎也更近一些。
在分析完楊宗樺的技術特點之後,拉夫特和王一男又制定了幾套相對應的應對方案。
至此,王一男感覺對楊宗樺的打法和自己的戰略戰術,已經基本都瞭然於心了。
從拉夫特的房間出來,透過拉夫特的點撥,對楊宗樺的瞭解更加全面之後,王一男對這個楊宗樺竟然有些佩服了起來。
教練和其他人似乎只知道楊宗樺移動靈活,速度快,還跑不死。
只有同為運動員,同樣甚至比楊宗樺更為靈活、速度更快的王一男才知道,這種跑不死的背後,是怎樣的付出,是需要多麼頑強的意志力才能支撐得住。
強悍的耐力,來自於更加強悍的鋼鐵意志。
所謂天才,他的付出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同為華夏人,想到楊宗樺的贊助商時,王一男甚至有點羨慕楊宗樺了。
因為楊宗樺的贊助商,也是華夏人,服裝品牌也是華夏的品牌。
同祖同宗,同一個復興華夏的目標。對這樣的團隊組合,在四周以金髮碧眼為主的環境裡,王一男心底裡的那份親近感,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在國際賽場上,小範圍來說,楊宗樺直接代表的,畢竟是彎彎。
就像曾經的張德培,他所能代表的,最多隻能說明華夏的種族基因在競技體育專案上同樣強悍,不比任何種族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