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意外。
非常意外。
王一男和山本太陽的這場比賽被安排在了有明競技場僅有的三個主賽場之一的神宮網球場。
用王一男在賽後的話說,有明競技場的中央球場就像個“大碗”,有一萬多個座位。
而神宮球場就更像個“小碗”。這個碗雖然有點小,卻也能容納六千多人。
希望賽極少能進入主賽場進行比賽。
何況這還僅僅是一場三十二進十六的一場比賽。
這一切自然都是因為山本太陽。
在培養青少年網球人才方面,霓虹網協與本國諸多著名企業進行了合作。具體一點說就是,每年選送到美國著名網校培訓深造的那些十二歲少年選手,每個人的身後都有一家或幾家企業的贊助。
在歷年學成歸國的少年選手中,山本太陽雖然不是成績最拔尖的,但他的粉絲卻是最多的。因為他的打法和球風的觀賞性太強了。不僅是青少年喜歡看他的比賽,就是成年球迷每逢有他的比賽,也都是趨之若鶩。
不僅如此。
在霓虹國內,只要有山本太陽的正式比賽,就是NHK這些國家背景的電視臺都會進行實況轉播。一些重要賽事的收視率還往往會創出新高。
就連比他戰績還要突出很多的堇織龜都沒有這個待遇。
小小年紀的山本太陽的廣告價值,以及他身後那些贊助商的能量,由此就可略知一二了。
……
這場比賽前前後後的一切對王一男來說都是新鮮而陌生的。
他第一次有了更衣休息室。
第一次透過球員通道進入了賽場。
第一次有機會把自己沉到了碗底……四周的碗壁上,階梯狀的從碗底到碗沿上,一層層都是人。
坐在王一男包廂裡的黃教練和楊咪,既高興又有點替王一男擔心。
只是第一場正賽,王一男就不但能體驗一下大場面,竟然還能上電視了。
擔心自然就是怕王一男發揮失常了。
兩個人的目光一直緊盯著王一男。
一直到賽場上的兩個人開始練球,緊張的心情才終於緩和了一點。
王一男和山本太陽先是互拉斜線對角,然後就是對拉直線,最後就是各自練發球了。
一切都按部就班。
在這次的賽前練習上,王一男這一次倒是中規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