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呂布之女> 第995章張遼父子拆密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95章張遼父子拆密信 (1 / 3)

張遼繼續進發,準備去尋張郃時便遇上了張虎帶人前來,父子二人相見,終於鬆了一口氣。張遼道:“見三人旗時,卻只見徐晃一人,便知中計。還好我兒機智,否則今日怕是不能善了。張郃無事吧?!”

“及時尋來顏良,張將軍無恙。還好來得及。不然張郃已死矣。”張虎道,“我已與顏將軍說明,找到父親匯合後便走了,顏將軍也會在原地停留一瞬,若無求救,便也回去。倒不必特意去見。”

“那便回吧,營地被毀,還得回去重挑地形來搭營帳!”張遼道。

張虎跟在張遼身邊,父子二人挑路往回走。

見張虎沉默,張遼道:“有心事?!”

此時也不是看信的好時機,張虎也不提信的事,只道:“在想顏將軍!”可惜了啊。

張遼道:“我兒需分明一事,站在個人立場上,我們都可以欣賞顏將軍,這樣的大將,領軍有方,又素來值得倚重,強悍勇武,誰人會不欣賞呢?!便是為父,也極欣賞這樣的人。然,我們出生也未必只是我們個人……尤其是有了效忠的明主,就更要明白,在其職,司其事,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站在我們的立場上想問題,方對得起咱們肩上的職責。君子不能以個人想事,才是處事之道。吾兒若悟透此,便已明白,為將之責,為臣之責,身不由己!唯盡忠心而已。”

張虎被張遼點悟,道:“兒子明白!”

顏良為袁紹所倚重,他是袁紹的死忠,那種死忠不是迂腐的忠誠,而更是一種知遇而感恩的忠誠,這是無法勸降的忠誠。所以他們註定有不同的明主後就註定不死不休。哪怕再欣賞。

知遇之恩的忠誠是不可逆的,只能殺死,而無法令其折節。

顏良註定是要跟著袁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人。若袁紹得奉尊位,他自是有功第一人,與文丑並列為開國之將,封公立位,得享太廟受帝王子嗣同祀的榮耀。若袁紹敗,他只能註定是跟著一道陪葬的人。

這是無法解的問題。是一種殉道的方式而存在。

拉攏或是勸降都是折辱他的。

如呂布之高順,都是如此。

張遼知道這種人,他獨具一雙慧眼,最善識人。高順對於呂布之忠,亦是如此之忠。顏良對於袁紹也是如此!

張遼雖不是這類人,但是他知道這樣的人,寧死也不會折節。

這樣的人,哪怕是再欣賞和可惜,也是無能為力的。

就如同以前,他萬分的欣賞高順,卻無法做同樣的人一樣。那個時候,他只覺得呂布若栽了,他絕不會跟著陪葬。但他會抵抗到最後一刻。後來女公子改變了一切,也改變了他的信心。

但他知道,假如呂布還是栽了,做出同樣選擇的依舊是高順。張遼並不在其列。

正因為如此,他更明白,顏良高順這類人,是絕對不可折節的。可殺,卻不可降或辱也。

張遼拍拍他的肩,道:“曹操只怕要頭痛欲裂了。他向來待有才之人十分不吝,只怕那三人回去,要被曹操安撫,恨不得更以死相報不罷休!”

“曹賊在收攏人心這一套上,比起袁紹,高明太多。”張虎皺眉道,“可兒子並不喜曹操,他用人只問才不問德,才者雖有,可是有德的,卻沒幾個,略有些不擇手段了!”

張遼哈哈大笑,道:“這樣說的話,女公子用人豈不是更高明?!三教九流皆有,入者,赤腳泥腿也不限。”

張虎樂道:“然女公子雖不問德,卻不至如曹操那般完全不問德。”

“我兒哪裡知道這樣用人的好處,有多少計策不說了,只說曹賊本就立身不正,他若用才德兼備者,這些人天天規勸,在他耳邊叨叨,他哪裡受得了?!況且他私德本也就有虧,用這樣的人更好,大家都不是好人,誰也別說誰私德有虧。耳根就清淨了!”張遼笑道。

張虎樂的不行,道:“曹賊真是讓人沒話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就憑這二句詩,讓天下才者恨不得以死相報不負知遇。這般心術,厲害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