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呂布之女> 第916章 司馬懿意不在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16章 司馬懿意不在鄴 (1 / 3)

許攸道:“城外來的信?!”

“正是,”門人低聲道。

許攸一看信紙就知道了,這紙很粗糙,工藝比起徐州的來,簡直算是草紙。封面未曾寫上字,許攸開啟來看,正是程昱的親筆信。

信中隻字不提城內之事,只提曹操與他曾是故舊,曹公對他甚是思盼,日夜都盼他能去許都輔佐左右,以撫舊交也……

許攸看完,便不語。

這字只提情,不提利,便是一種拉攏的訊號。代表著城內的事可以不算,只要他肯去許都,以往一切,皆不重要。

那麼,他出賣鄴城的名聲,曹公便不在意。

的確!他的確可以這般選擇。當然也可以這麼選擇。畢竟在決定投奔呂布之前,他作了很久的權衡,一直在曹操與呂布之間猶豫不決,直到聽聞呂布兵臨城下了,他才做了最後的決斷。

如今這鄴城已經獻了,他也領了功勞。可是,讓他放棄這功勞,離開,他心裡又不甘心。況又揹負了再叛的聲名,恐怕再無處可容!

然而,他心裡依舊還是洋洋得意,此處不容,依舊有所歸處,這心就穩了。

這說明他有很大的價值,值得曹操以故舊相交而拉攏的價值!

這的確讓他多了一點心思。

“信上寫了什麼?!”左右道。

“問吾可有難處,程昱願助之……”許攸哼笑一聲,道:“此事,倒是一個後路……並且,也可利用一二!”

許攸眼睛微轉,心中依舊不甘。就連曹操都未曾放棄自己,可是呂布這邊卻得到了百般怠慢,雖知這其中有司馬懿的手腳,然而,他焉能甘心?!畢竟已經投入過一次大功,如果此時止損,那豈不是獻了鄴城的功勞也沒了?!

許攸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算計,籌謀到這一步,又怎麼能甘心割肉止損?!

想到在曹操與呂布之間徘徊這麼久才選擇了呂布,作了決斷,才有了現在,結果就這樣沉沒了?!這個成本,他並不甘心,也很不忿。

若看不到成果,他是絕不願意就這樣離開的。

雖然還沒有決定要調轉方向去曹操那邊,然而此事倒是可以利用一二。

他沒有回程昱的信,只是第二日就有傳言起來了,說是司馬懿進鄴城後,恐溫侯得了賢才,他嫉恨之,所以田豐與審配才死的不明不白。

這簡直就是差點指著司馬懿的鼻子罵,罵他目光短淺,謀害忠良,不能容人。

這麼快的速度就在鄴城以內傳開,弄的百姓相互嘀咕,眼露驚恐,若說不是對鄴城瞭如指掌的人傳開的,都沒人相信。

謀士們都氣急了,前來與司馬懿議及此事,心中頗為不平,道:“許攸這是在攻擊軍師,此人賊心過大,早晚是大禍患!”

司馬懿竟不生氣,還笑了笑,道:“不是說要哄著他?何必與他置氣,切勿因此小事而誤了大事!”

眾人一面心服司馬懿的心胸,一面更加為他抱不平了,道:“既便軍師不擔心此等惡名,然而眾口鑠金,一旦三人成虎,審配與田豐便不是軍師所殺,也變成軍師所殺的了……這又如何了得?!百姓不知假,一旦以訛傳訛,恐怕城內會有民變。”

司馬懿心道,就算是造謠,你們不信,恐怕呂嫻也不會不相信啊。

是否造謠,他無所謂。真真假假之中,也許可以與呂嫻掰一掰手腕。這樣子,倒好。將來便是呂嫻以此發作,眾人也不會信的。這也是他縱容的原因。

司馬懿道:“城中在傳什麼?!”

“編了民謠,謠曰:……蝗蝗蟲哉,斷吾脊樑……泰山崩焉,天地失常……”

司馬懿都聽樂了,這蟲指的是什麼,大蟲大蟲,就是指老虎,就是指豺狼呂布。斷吾脊樑就是指殺害忠良,而泰山要崩,則是說袁氏恐怕要陷敗……天地失常更有意思,就是指呂布這頭豺狼能得了天意,可不就是天地失常了嗎?!這可真是把他與呂布一通損。乍一聽,一定是反對派編出來的民謠,可以說是很噁心人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