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張繡進城搜刮過一番,可惜沒有燒掉糧草,否則無需攻城,他們可自潰也!”臧霸道“不過糧草既使有,只怕也不多了。”
臧霸沉吟了一番後,道“那便先圍上幾日。困住他們再說。”
趙雲點首。
現在是絕不可能立即就回轉的。不然荀攸帶著人再去找曹操,那他們堵來堵去堵個寂寞嗎?!
趙雲和臧霸在城下巡示一二,似乎在尋找著破綻。很久都沒有離去。
城上曹兵緊張,速去回稟曹真。
曹真冷笑道“狼形環顧!徐州之人,皆是貪婪之類。與那禰狗賊為伍之人,皆為此類,不獨為英雄。”
他親自上城看了看,卻沒有急著罵人,只是冷冷的睃視著。直到看到他們離去回營了。他才下了城。
這些狗賊果然紮下三座大營,一副要圍的樣子。雖早料到他們會這麼做,然而,曹真依舊心煩意亂。
只是衡量一二實力,曹真一將,再加上兵馬不眾,實比不上徐州兵,他也不能衝動!
其實曹真一直搞不懂,徐州兵到底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光吸納流民嗎,然後呢,挑身強體壯的。這些都是所有軍隊挑人的準則,這也沒什麼不對。
可是徐州軍不光數目上上來了,而且軍隊的整體作戰能力都很強。
曹真一直觀察過他們,也吃過他們軍隊的伙食,是知道他們是有那種壓縮過的肉靡可以吃的,甚至還有肉乾,肉餅。
這在任何軍隊之中都是奢侈品。
曹真是武將,不懂什麼經濟,可是,現在他也不得不說,徐州是真的把經濟玩活了,才能讓軍隊中人吃上肉,保證有體能可以高強度訓練。
對比起來,曹軍這一次出征,總是糧草不足,有時候人還得與馬搶食吃。
雖然地處中原之便,可是,卻是一直受限制的,至少在經濟上,是無法與外界完全的交流,因為身處亂世,盜賊太多,或是所經過之處的諸侯能搶掠,所以中原與各地做生意就很難。而中原真正的能力是自給自足。這是他的優勢,但自給自足是需要有時間的。
但是顯然徐州並沒有給中原這個時間。
呂嫻自曹呂之戰以後,就成立了個小型的商隊,說是商隊,其實就是軍隊,而且是有船的那一種,在中原她是講禮儀,所以她的軍隊不叫軍隊,叫商隊,其實就是為了方便搶掠,到了海上,因為有軍隊的規模,那些零散作亂的海賊哪個是對手,很快就把那邊沿海給清理出來了,然後很快就收攏了很多來投靠的商隊,把生意擴大。
享受著魚鹽之利,有著泰山之便,卻並不妨礙他們能夠用鹽賺來的錢財,去購得牛羊等物,這一貿易,省下了多少發展的時間。她很快就用商隊來反哺軍隊,而這一切的發生,都是悄咪米的,因為中原的文化就是以商為恥,你可以悶聲發大財,但不能天天掛在嘴上發了什麼財,那與暴發戶有什麼區別?!
而諸侯是要鄙視這一類人的。
就這樣,徐州軍越來越強,偏偏人數的規模一直沒有大的擴張,在一種精兵作戰的控制以內。沒有像袁紹一樣不停的擴充,然後也沒有精編,到最後,還是一盤散沙。
比起徐州軍的伙食,曹軍真的吃的是豬食。
而袁紹軍也好不到哪裡去,人太多,除了少數能天天有酒肉以外,其它的普通兵士能吃到乾糧就算不錯了。也就只有碳水的水準。
徐州這個地方,以往諸侯想要,但如果實力不濟,是很難守得住,因為守不住,所以也無法發展。但這個地方的神奇在於,只要你有實力能守住,發展可以用飛速來形容。沿海伸出去,有無盡的小島嶼,上面住著無數的原住民,他們需要鹽,需要糖,需要布,而他們擁有的便是糧草,因為島上雖受風暴影響,但是因為苦寒,啥都沒有,有點本事的人都不留在那,因此,地就多,這種起糧食來,就多了。
以前種的多了,多被海賊們給搶了去,現在有人願意與他們做生意,那基本上一萬個願意,用糧草換來布匹,鹽糖之類的東西它不香嗎?!
更何況商隊還帶去了食種,說是種出來了,他們還要來買。若是要海賊來作戰,等他們來了一併清剿。
很多小島都恨不得感恩戴德。很多海島上別的沒有,但是熱帶水果對他們來說,是真的不值錢,到處都是,海魚,蝦之類的海貨,一年到頭的也不知道曬多少,他們本身以此為食,天天吃,也早就吃吐了,現在就拿來換布匹,食器,它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