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親自寫信是不妥的。
由他寫信最好。
而這個關係也註定由廣陵直接寫信與蔡瑁也是不妥的,寫與他的黨人,就不一樣了。
“多寫幾封,多發幾人……”陳登道。
一個人勸與多數人勸是不同的。
而且要確保周瑜能截獲信。
幕賓瞭然,立即寫信便去發出。
而周瑜也的確是在慢慢的推進過來,他是進行地毯式的推進這種模式,精密而細緻的直到了廣陵十里外,然後開始進行工事,先挖壕溝,然後將挖出來的土置多處高臺,設了哨樓巡守。
這麼大的動靜,陳登哪不知道,他卻是挺平靜的,因為早有準備,所以倒是不意外。
周瑜想要真正把城圍住,至少需要十日到二十日的功夫,既要等後方兵力充足補充以後,又要進行防禦工事,同時還要把城周圍切乾淨,切斷要道與小路,這城才算是圍成了。
所以在這時間差裡,可以發生很多的事情了!
“周瑜並無有急攻城的樣子,”諸將問陳登道:“大人,要主動去襲嗎!?打亂他們的營地和陣腳。”
“不急!”陳登道:“現在是周瑜觀察的時候,若是貿然出,被他們看到我廣陵的底細和底牌可就不划算了……”
諸將聽他有安排,便同聲應了一聲是!
江東的斥侯和兵力小組到處在搜尋,慢慢的進行著摸索城外的行動。
周瑜觀察著廣陵的動靜,陳登也在觀察著他的動靜。
兩人都繃緊了勁頭,都像極善於觀察的獵人,而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人先動。
但他們都知道彼此在觀察著自己,似乎都在等著對方先動,或是先露出破綻。
他們都是最優秀的獵人。
兵法講,謀定而後動,後發制人!
有時候,這種無聲的較量本身,也是另一種推進!
至少,他們彼此都沒有輕視對方而自大冒進!
江東的兵如同這天邊的雲,鋪天蓋地,援援不斷的過江而來,周瑜在召集江東的實力,來贏回他們的尊嚴,他們的江東之主!
而陳登卻如同守護這片大地的城堡,以大地為依託,像個巨人屹立著,準備以任何可以犧牲自己的方式去維護身後的這座城。
一場巨大的風暴與變故在廣陵這片土地,這個邊境而聚集。
程普片刻未歇,追了半天,終於在黃祖到達之前,埋伏到了他必經的要道之處。
黃祖一心要回江夏,哪裡會想得到遇到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