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不是一個冒險的人,所以他選擇了暫時安撫人心。安營紮寨,然後擇機再戰。而不是現在就貿然進攻,然後無功而返,這將更是對士氣的大摧毀!
周瑜無疑是極為冷靜的。冷血的。冷酷的。
人命與人命之間,作為主將而不得不作出殘忍的選擇。
如同當年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一樣。他未必沒有承受絕大的痛苦。可是,他更知道,如此深仇大恨,不能將之放回。否則反噬回秦國,將是巨大的反撲。
就算強如白起,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都是人命。難道心裡沒有罪孽感嗎?!
戰場上殺死敵軍是天經地義,因為上了戰場所殺的人,那就是立場對立,本份為之。
可是,當敵方投降了,或是束手了。再坑殺,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周瑜也是。
有些痛,有些冤,有些人命的揹負,的確無辜。
可是他也得承受下來。並且作出最殘忍的選擇。
因為作為主將,不能只考慮小細節,小地方,他們更需要考慮大的方向,大局。有時候就不得不作出犧牲區域性,包括區域性人的選擇。
這是每一個領袖或領軍之人都該承受的東西。
想要當一個聖人,或好人,就不能擔當大任。白蓮花雖美,卻無用。若是又當又立,那就更只能淪為嘴上的聖人了。
每一個領軍之人,都是承擔大任的巨人。
周瑜祭拜完淩統,將這安排好了,這才轉身,道:“升帳!”
兵士一心,戰將服從,很快發出無數指令出去。目標直接就是廣陵城。
大營紮了一座又一座,然後就是進行防禦與進攻工事。
一步步的以營的方式逼近著廣陵城。暗中設的陣法,精密的步署。
周瑜極為忍耐,像個獵人,要與廣陵一分高下!
而張碩聽到了斥侯的回稟,心裡是極為焦慮的,因為他知道前線鄧龍戰敗,而黃祖也撤了,然而他卻未等到黃祖來叫他撤退的訊息。
他若拔營,便是違軍令,若是不拔營,便是等死!
所以,張碩整個人都是處於一種極度憂患和焦慮之中。
他還未下定決心的時候,程普帶著先鋒營的人已經到了,馬蹄聲一湧而來,奔進營中便殺!
而張碩竟是連叫營中安排步防和射擊都沒能來得及組成陣勢,就已經被四面八方包抄過來的程普能殺了個片甲不留。
張碩是真的慌了,眼見營地是保不住,也不遲疑,立即奪命就跑。
程普哪肯放過他?!見到他就追,連發數箭,張碩皆躲過!
程普取了大刀,拍馬直追,張碩倉皇之間根本躲之不及,很快被追上,都未來得及反擊,就已被程普梟了首級。
咕嚕嚕的滾到了地上,透著無數的血腥。
程普將之挑起,遞與身後之人,道:“送回去,送與淩統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