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道:“明日我們二人去拜訪水鏡先生如何?!”他對水鏡先生那邊莫名的在意。
劉琦點首道:“若是能懇談一番,能學到些未曾聽聞過的玄道知識,也是幸事。”
“看此書……”劉琦翻開與他道:“此書圖紙如此精妙拆解,竟都是機關術……”
袁耀接過來翻了翻,道:“並非是機密的圖紙,而是初步的拆解各部的機關術。”
他訝然道:“若是考過了的人,便是具備了基礎,進了奇部,便是參與精工製造了。這些圖,頗有些像船的基礎……”
劉琦看了他一眼,兩人眼中都頗有些驚訝。
漢末有很多奇才在民間的,然而有些人未必肯出山,寧願一輩子與山林為伍。
可是他們看到了這些書,聽到這些傳聞還能不心動嗎?!
這初步的基礎的圖紙都如此精妙,那麼真進了奇部以後,是不是還有更多的圖紙,高深的機密?!
這些奇才未必會不動心,哪怕是為了好奇心,總有來的。奇英才囊括打盡,為徐州更添根基。
如同華佗傾授醫術。
如同司馬徽廣刻書藉,解釋經義子集,綱要提領。
將來還會有更多的人會這麼做。
徐州的根本會無形之中牢固起來的。考試這一舉,比之舉薦,只恐加以時日以後,所累積的基礎,更加的可怕,會有一個真正的龐然大物的雛形。
而舉薦制,到底與之相比,真的有點不足了。
關鍵考試真的就是一網兜下去,有心要上的魚,全部都網盡了。這樣的,舉薦制哪能比得上?!這一層又一層的關係之中,還要經手多少道,再考察品行和學問,效率哪比得上考試?!
所以二人竟是沉默了一回,良久道:“船……過江啊。”
過江干什麼?!伐江東啊。所以徐州一直在積累做著準備。哪怕現在還沒有搞定中原呢。
只是二人卻已經看到了徐州整體的,大的規劃的規模。
劉琦笑了一下,將手上另一本遞過去,道:“也許不止是過江。”
袁耀愕然,接過來看了一眼,也是訝了一下,書名是海外異聞錄。書的內容是什麼呢?!海上迷航後指南尋方向的工具指要,航程的計算方法,還涉及到一些演算法,計算之類的,反正他與劉琦二人看都沒看懂,都暈了。
袁耀苦笑道:“她,野心不小啊。這是想環吞宇內,還是如何?”
劉琦卻不想那麼多,爭天下的事,與他無干,他不管,他只對這裡的學問十分有興趣,道:“琦今日才知自己無知,以後定要潛心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