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使君扎於何門?!”呂嫻道。
“北門。”斥侯稟道。
呂嫻轉首對徐庶笑道:“不去東南門,卻去北門,這劉使君啊,叫我說什麼好!”
反正徐庶換了個角度再去看劉備所為,也是哭笑不得,人都是有立場的。站在呂布的角度去看劉備,就真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他為什麼不直接去東門或南門進壽春呢?!東門和南門是壽春本城的人守門,他完全可以繞過高順,直接進壽春。可他偏不,非要經過高順。就是想過明路,好叫呂布呂嫻知道,他來,不是為了搶壽春,而是為了維護壽春的意思。這個維護是暖昧的,是個中性詞,可以是維護呂氏的壽春,也可能是維護袁氏的壽春,反正名是為防孫策而來。
這是兩邊討好,兩邊都不得罪的意思,然而,真能兩邊都不得罪嗎?!
他過明路,大大方方的來了,難道高順和呂氏還能攔他?!
自然是不能攔的,也攔不住的。
所以,這就是劉備的計較與目的。
連徐庶都不得不說,劉備這人的陽謀,行的真是光明正大,叫人無處著手。
“讓庶去迎接便是,”徐庶道:“不如讓他駐軍入城。將計就計。”
呂嫻笑了,道:“陽謀對陽謀,不錯,元直此計甚好。”
劉備是想過明路,然而只要過了高順的明路,他是誰的助手,是幫著誰,向著誰的,袁術又怎麼可能不心疑。任何一個謀略都是有負面的。這就是負面。
他先取得了袁術的好感,卻未必能得到袁術的信任。
暖昧本身,有時候,也是雙刃劍。
徐庶道:“劉備的兵馬入了城,高將軍就不用再撤出來了!壽春若出亂子,借劉備軍,可一力壓制。壽春便還是牢牢的壓著。這便是優點,所以他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倒是女公子的助力。他不願意成為助力,庶自能讓他成為助力!”
呂嫻便大笑,道:“元直也學壞了!”
“跟著女公子久矣,蔫能不壞?”徐庶笑道:“比起對陳珪的手腕,這一點,庶尚不及女公子!”
呂嫻哭笑不得,道:“那就去吧,只是千萬別噎死了劉使君方好。你若去了,他便會反應過來,只恐後悔莫及!”
徐庶便笑著真個的去了。身邊只跟了兩個親兵。並沒有多的人。
呂嫻知道,徐庶一去,劉備無論與袁術有什麼默契,也自動的全部被瓦解了。
為什麼非要去了,是一個訊號!
舊識,有時候錯誤的誤會,給與人的訊號,是一個不被信任的標籤。徐庶去了劉備營,袁術還能再信任劉備嗎?!
呂嫻輕笑一聲,呂布進來了,道:“聽聞劉使君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