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備來此,一是知道,追到曹操已經不可能了,二是知道既然來了,不與呂布打聲招呼,說不過去,他又從不是失禮之人,三自然也是為了徐庶,他還想爭取一把,哪怕爭取不到,噁心一把呂布也是成的,至少以後,呂布顧忌著他與徐庶的關係,便不怎麼重用徐庶,這種心思,很難說就真的沒有……
人性是複雜的,私交是私交,但大事同時也是大事,但為英傑,對這事分的就十分分明。劉備自然也很清楚。
這一點,徐庶難免也有點分明,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自從離開了劉營,來了呂營以後,因為分開了,很多事看的也很客觀和冷靜了。
徐庶是會分析局勢之人,所以,他雖對劉備有極深的愧疚,然而也明白,劉備是英雄,此來並不簡單。
徐庶不是壞人,也不想將人想的壞,或者說,這種事,不能簡單的以好壞來形容人。
因為爭霸之事,絕不能單純用好壞來形容的。政治本來就是一個好壞難斷,不是單純的事情。
人更復雜,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
不管怎麼樣,劉備總體上,是個賢人。
劉備是存了些心思來的,因而看到呂營的大旗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斥侯來回說是接自己的,劉備一時驚駭的同時,還有些吃驚,因而慌忙下馬,竟是徒步牽著馬急趨上前,道:“怎麼敢勞元直親迎?!”
說罷又對張遼,曹性抱拳,道:“備實在汗顏,怎麼敢勞兩位將軍親迎?!”
徐庶也早下了馬,拱手道:“使君賢能,既來追曹賊,溫侯怎麼能不迎?!只是還請使君諒解,本是溫侯想親來的,只是守在山隘,不敢大意,因而親打發庶前來迎接使君,還請使君前去一聚,共商討圖曹賊大事!”
劉備看他一副客氣而有禮的樣子,心下黯然,面上卻是道:“元直千萬不要客氣,溫侯如此待備,備何德何能,真是生受了!”
張遼與曹性對著關羽抱拳,道:“一路辛勞,還請去一歇,也解解乏!”
關羽道:“客氣了!”
只張飛黑著一張臉,銅鈴眼大睜著盯著徐庶,咬緊了牙關,一副要恨不得咬死徐庶的表情,那眼神是既鄙視又氣惱,彷彿徐庶就是那最不要臉的負心漢,只是礙於劉備叮囑過,關羽又再三說過,他才沒有發作,只是忍的也難受,手一直放在矛上,儼然恨不得要殺人的。
看他這樣,曹性翻了個白眼,也不理會他,只是與張遼一左一右的與關羽說話,而劉備拉著徐庶的手說話,黏黏糊糊的,又是知己又是客氣,又是親切與親熱的作態。
張飛倒落了後,冷哼一聲,大哥與二哥這是被呂營的人給籠絡的昏了頭了,也不怕真去了呂營,萬一被呂布給殺了,才是冤枉呢。
他急的很,有心想提醒,但到底說不出來的,又怕大哥二哥罵他莽撞,因此也只能忍著,只暗暗警醒,心下卻是十分防備的。
只是腦子不知道怎麼就想到了鴻門宴,他不自覺的就將自己代入了樊噲的角色了。
大哥與二哥就這麼沒防備嗎?!就不怕呂布那個小人會圖謀嗎?!
現在逼退了曹操,相當於當年入主關中,項羽可能會設殺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