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燊正琢磨著茶葉該怎麼製作,看到楊村長抱著一個紙箱從外邊進來。
他趕緊起身迎過去,將紙箱接了過手:“楊叔,你來了。是找我有事?”
“也沒啥事……這不,小玲去嶺南旅遊,買了些荔浦香芋給寄了來。”
楊村長笑得有些驕傲,也很舒心:“寄了好些。你穆嬸說你喜歡做扣肉。這香芋正好做了吃,就讓我給你帶一箱過來。”
封燊知道他是兒女惦記著,心裡高興,也笑著說:“玲姐這麼有心,你跟穆嬸留著自己吃就行了。我家裡也種了一些。”
“你家裡種的不是還不能挖嗎?我都扛來了,難不成還讓我扛回去?”
這一帶種的芋頭,要到秋天才能挖。
楊村長那麼說,封燊也就笑納了。反正兩家往來也多,今天我給捎點什麼,明天我給你送點什麼,禮尚往來。
“你這是又要做茶葉?”楊村長看到簸箕裡的新鮮茶葉,不由想到封燊教給鄉親們做的茶葉。“說起來,現在是採夏茶的時節。你之前說夏茶不能做成你教的那種清茶。鄉親們都覺得可惜呢。”
村裡今年的春茶就是按封燊教的做了,還有從臨近村莊買來的鮮茶製作了。
最後一斤賣出四百多塊錢的高價,鄉親們種茶可是賺一筆。
可是夏茶封燊不讓做,說是做了也未必有人收。
後來各家各戶都自己做了茶,還真賣不上好價錢。
楊村長看封燊現在似乎是要做夏茶,心裡也想著學著點,看能不能再做一批好茶,也好讓鄉親們多增收一些。
封燊笑著說:“只是沒事瞎琢磨。楊叔,進屋喝杯茶。”
“不了。家裡還有事呢!”
“喝杯茶也誤不了什麼事。”
收了禮,總要還點什麼。想還禮也得先將人拖住了才能準備。
楊村長遲疑了一下,已經被封燊拉進了客廳。
泡了茶,封燊笑著問:“楊叔你看著身體挺不錯的,穆嬸最近也挺好吧。都有一陣子沒見著她了。”
“都好著呢。搬去古鎮後,包子店生意不錯,你穆嬸她滿身是勁,從早忙到晚的。”
說到這個,楊村長也滿是是勁:“現在鄉親們都挺感謝你的。搞了個古鎮的,十幾戶人去開了店,沒開店的也找到了工作。再不濟也去那邊擺攤。多少能增加點收入。”
又說:“前些日子,溪口清茶的款子全結回來了。一季春茶,種茶的每戶至少增加兩三萬收入。種茶多的,甚至能多出十萬。”
“那是鄉親們願意吃苦耐勞,多賺錢也是應該的。”
“誰還不是一身力氣了。以前也願意吃苦,可想多掙錢也沒個機會……以後,鄉親們還得靠你們年輕人腦子……我們這些人啊,腦子都僵化了。跟不上時代發展了。”
封燊哈哈笑著說:“這句話就太捧著年輕人了。要不是有楊叔你們這些穩重的老人把控,村裡也不可能這麼和諧。再好的事也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