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上門拜訪,還有一件事想請封燊你成全。”
沈逸景很是客氣,但也很認真地說:“過些天就是我爺爺七十大壽。他老人家喜歡古瓷。上次他觀展,看到粉彩侍女撲蝶壺,之後是念念不忘。
“我從未見過他老人家,如此惦記一樣東西。所以我想在他大壽時給他一個驚喜……我知道有些冒昧,不知你能否割愛。”
封燊微微皺眉,沉吟一會說:“你對老人家的孝心,我感同身受。只不過,那壺是我祖先留下的,也是我某位先輩珍愛之物……封家早些年困頓時,也沒人想著將那些東西外售。如今,我並不缺錢……
“而且那壺,即將在仿古城舉辦文玩交流展會展出……所以請你見諒。”
“封燊,我明白它的紀念價值,是無法用錢衡量……如果你願意割愛,我願意以同等價值的文玩跟你交換……如果你願意割愛,絕不會影響它參展。”
看到封燊沉吟不語,他又說:“我知道文玩價值很難有明確價格,我說的同等的價值,是指你認為等同價值的古玩……”
封燊心裡總覺得有些奇怪,總覺得沈逸景的表現太過急切了些。
不是說沈逸景的話急切,而是行為。
雖說兩人認識,但實際上也只是一酒之緣。
雙方除了一起喝過一次酒之外,就再無其他交情。怎麼就敢獨自上門要求換東西。
是這麼肯定他會賣這個人情?
正常來說,至少找個雙方都認識的人說和吧。
說起來,兩人之間彼此認識的朋友,也就魏士進。
當然,魏士進肯定是不會做這個中人的。畢竟魏士進既不是收藏圈子的人,對古玩收藏也幾乎不感興趣。
如果沈逸景能跟谷毅打上交道,那麼請谷毅做中人更合適一些。因為谷毅跟封燊的關係已經很熟。
只要谷毅開口,哪怕只是打個電話,封燊也會更願意賣個人情。
可是沈逸景沒有找谷毅做中人,而是自己直接上門了。那說明,他的‘社會地位’,跟魏士進是同一個檔次的。還沒機會跟谷毅搭上關係。
對上封燊,不應該有那樣的自信,認為彼此認識之後才不到三天的前提下,封燊會賣他面子。
這樣的表現……
難道他爺爺的生日近在咫尺?
但即便是那樣,也不至於那麼‘不講規矩’。
從上次一起喝酒中,沈逸景的表現,並不是那麼急躁的人。照理說不會做出這樣唐突的事。
這與他的人設不符……
封燊本身就是個老陰陽人,對很多事都會多考慮一二。遇事首先考慮的是‘失’。所以首先想到的,會不會有‘陰謀’。
既然覺得其中有不妥,沈逸景提出來的交換,封燊自然不能答應。
當然,他也不會拒絕得那麼直白。假裝矛盾了一會,說:“逸景,我需要考慮一下。”
沈逸景點頭說:“確實是我冒昧……我等你的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