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在吃藥……吃了,容易犯困,對著電腦眼皮就往下墜……)
這場認親,雙方很看重。
封燊姑奶奶不僅將兒孫輩帶來了,還按照舊時外嫁女回孃家的習俗,帶了帶回來不少東西。
什麼鮑參翅肚之類,都有。
那些是最值錢的,卻並非回孃家的外嫁女所必須帶的。
必須帶的是:一對活雞、一條帶皮的豬腿肉、幾個煎堆,還有一擔穀子。
舊時,外嫁女經常回孃家,是要被人說嘴的。
回了,不帶東西,會被孃家說。帶了,會被婆家說。
所以,就算嫁得很近,也是沒事不會回孃家。要是有事了,怎麼也多少也要帶點東西。
那東西怎麼算?
最好的當然是糧食。能挑一旦糧食上門,再帶上肉菜,就很隆重了。是給外人看的。
哪怕後來各家各戶都不缺糧食吃了,孃家要辦什麼事,外嫁女回孃家,還是都要帶上那些東西。
時至今日,年輕人已經很少會弄這些。大不了就是給錢。因為,置辦那些東西,對於大城市裡生活的人而言,直接給錢當然要方便得多。
封姑奶奶一家,在華亭那樣的大都市生活,要弄那些東西,還是相對麻煩的。
活雞跟豬肉都還可以買。可空心煎堆,卻得到鄉鎮才買得到。而穀子,在城市裡更加不好買。
封姑奶奶還是特地交待兒孫給不折不扣地準備妥當了。
而外嫁女帶了禮回門,孃家當然也要回禮。回禮主要是麵條(多少看孃家有多看重)、餈粑、還要回一塊豬肉和一隻雞。
封燊也特地準備了這些東西。真正的麵條,整整一箱,雞可以直接從對方送來的回一隻。
豬肉也是直接回就行。
另外,在梁表叔他們走的時候,封燊也回了不少禮。
燕窩、雪蛤、蘑菇、火腿、茶葉、酒之類的。都是系統出產的,保證是好東西。
梁表叔帶著一些晚輩走了,可是封姑奶奶卻留了下來。
一起留下來的,還有封燊一個表妹——是梁表叔的二女兒,據說是學醫的,留下來可以防備老人家身體出問題。
梁家人走了,倒是封燊請來幫忙招呼客人的魏士進,還有過來玩的章立偉一家三口留了下來,他們打算明天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