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撥出一口氣,一串氣泡從頭盔中“咕嚕咕嚕”的湧出來,向海面飄去。
何塞關掉魔動水下推進器,用四肢划水,緩緩靠近遍佈著礁石的海底。
透過頭盔上的透明鏡片,他清楚的看到,礁石群中分佈著許多黑乎乎的窟窿,它們的大小各異,大窟窿比成年男性的腰部還粗,大窟窿僅有小腿粗細。
何塞明白,它們並不是天然形成的窟窿。
這是“海蟒”的巢穴。
海蟒是一種劇毒海獸,它們的體型驚人,力量極大。
成年海蟒體長普遍超過15米,某些大傢伙甚至長達25米以上,小海蟒的體長往往在58米之間,也不算小。
海蟒捕獵時,通常會用身體纏住獵物,再咬住對方,將牙齒中的神經毒素注入獵物體內,以快速殺死獵物。
在非暴風季,棲息在這裡的海蟒多得驚人,即使按照最粗略的估計,其總數也不少於20萬條,它們才是這座島嶼的真正主人。
這正是這座島嶼得名“海蟒島”的原因。
不過,海蟒肉難吃得要死,帶著一股強烈的澀味,就連海潮領的狗都不樂意吃它。
這讓海蟒從海潮領官方捕撈船隊手中,幸運的逃過了一劫。
畢竟海蟒的實力最多隻有覺醒級,智商更是致命的硬傷,在捕撈船的金屬漁網面前,它們根本就不夠看。
只要在漁網中掛上誘餌,傻乎乎的海蟒就會自投羅網,任由人類宰割。
擁有大量魔動裝備的海潮領,才是這片海域的頂級掠食者。
相比之下,與海蟒極為類似的另一種海獸——海鰍,它們肉質鮮嫩,極受歡迎,不幸被可怕的海潮領盯上了。
另外,“椒鹽海鰍段”還是海潮領居民野餐時必備的“傳統”食品,在之前的野餐潮流中,平民們對海鰍肉的需求極大。
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內,幾乎每天都有近百條大海鰍落入魔掌,慘遭扒皮分屍,被送上人類的餐桌。
雖然海鰍島附近的海鰍數量較多,可是也扛不住這種工業化的捕撈方式,漁業司已經在考慮制定“配額制度”,限制過多的捕撈。
除非發現新的海鰍棲息地,否則這項制度必定從明年開始實施。
屆時私人捕撈海鰍時,必須花費一筆費用,從漁業司購買“捕撈證”,否則就等著罰得傾家蕩產吧。
……
何塞在礁石群中游弋一陣,目光鎖定一個藏在夾縫中的黑影。
它周圍的礁石上長滿水草,不注意觀察的話,很容易錯過。
他擺了擺腳蹼,靠近黑影34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