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還打算從明年開始,逐步使用更堅固、耐久的磚石建築,來代替傳統的木質建築,尤其在城鎮中。
因為木質建築的安全隱患太大,一旦失火,如果不及時撲滅,大火會迅速蔓延,半座城鎮化為飛灰,平民們也死傷慘重。
這樣的悲劇在這個世界屢屢發生,雷諾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建好的領地,將來也遇到“烈火焚城”。
要建成一座以磚石建築為主的城鎮,必定會消耗掉大量的磚石,也就是說,他還需要海量的燃料來燒磚。
那用什麼燃料合適呢?
木材嗎?
當然不行!
儘管這個世界的木材熱值更高,但島嶼本身並不大,森林資源也不算多,哪怕將全島的森林全部砍掉,恐怕也滿足不了需求。
而且木材也不適合做船舶的燃料,誰見過船舶動力燒木頭的?
更何況森林還有更大的作用,在島嶼這樣的特殊環境,如果缺乏足夠的森林,一定會出現極其嚴重的生態災難,進而導致島嶼不再宜居,地球上的復活節島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如果不用木材,那使用什麼替代燃料呢?
燒煤?
在地球上,煤炭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它燃燒時釋放的光和熱,照亮了人類文明前進的道路。
但是,很不好意思,這裡是異界,不是地球,真沒有“煤炭”這種東西!
當雷諾確定煤炭真的不存在時,他也驚詫莫名了許久。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進入石炭紀以後,得益於木質素的出現,植物從此有了強度足夠的骨骼,可以輕易生長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從這個時候起,森林開始瘋狂擴張。
但細菌的進化卻沒能跟上植物的腳步,當植物死亡後,細菌居然無法分解木質素,大量的有機炭沉澱在地層中,最後形成煤炭。
也正是在石炭紀,地球上出現了海量的煤炭,這一時期的煤炭儲量,佔到地球煤炭總儲量的一半以上。
換句話說,煤炭的出現,是植物的勝利,也是細菌的失敗!
可是在異界,植物與細菌的角色互換了。
這一次,細菌進化得更快,它們強勁的分解能力,讓大多數炭元素都來不及沉積,最後成功的幹掉了煤炭!
不過,雖然沒了煤炭,但異界細菌們卻留下另一種替代物——汙土。
汙土是一種純黑色的泥土,在陽光下,表面會像油脂一樣反射著亮光,它廣泛存在於地層中,埋藏深度普遍不深,儲量也不低。
但是,異界人民卻完全不打算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