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回來後,騎士隊打得更加強硬了,可熱火隊這邊也換上了丹.馬爾利、埃迪.瓊斯和安東尼.梅森,再加上王大林和埃迪.豪斯,絕對是熱火隊在本屆夏季聯賽上攻擊力最強的陣容。
王大林直接頂到了中鋒位置,熱火隊的內線防守強度明顯下降,畢竟防守能力更強的格蘭特並沒有登場。
可相對於格蘭特,王大林的中投能力卻明顯強出一籌,哪怕在三分線外也具備一定的威懾力,這就讓騎士隊的防守有點不太好搞了。
在這個以中鋒為王的年代,大多數人還沒有認識到“進攻空間”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才會看不起諾維斯基這種靠中遠投混跡聯盟的球員。
原時空中,直到2001年奧尼爾率隊蟬聯了總冠軍,NBA終於將聯防合法化,並且推出了“防守三秒”的規則。
“防守三秒”是NBA特有的規則,具體來說就是當防守球員站在三秒區防守時,如果裁判認定他並沒有特定的防守物件,那麼防守球員在三秒區停留的時間不能超過三秒,否則就會被判罰“防守三秒違例”,進攻方將因此獲得“一罰一擲”的權利。
可以說,正是因為聯防合法化以及“防守三秒”的規則,奧尼爾這種內線巨獸的生存空間愈發狹窄,NBA的超級中鋒也逐漸消失。
自從這些規則的推出,各球隊的教練組開始越來越重視“進攻空間”,沒有中遠距離投籃能力的球員越來越不吃香,而專注於防守和三分的“3D球員”開始身價暴漲。
比如當年火箭隊的肖恩.巴蒂爾,像他這樣的優質“3D”,在小球時代很輕鬆就能拿到1000多萬的年薪,甚至1500萬也毫不誇張。
所以王大林把自己高位策應的位置從罰球線弧頂提到了三分線弧頂,頗有些後世“人類五花肉精華”尼古拉.約基奇的意思。
這種超越時代的打法,騎士隊的教練和球員們哪裡見過?隨後的比賽完全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108:90,最終邁阿密熱火大勝克利夫蘭騎士。
熱火隊這邊5人得分上雙,分別是瓊斯24分,王大林21分,格蘭特15分,梅森14分,馬爾利12分和豪斯11分。
王大林還拿到了9個籃板、11次助攻、3個蓋帽和1次搶斷,差點又拿到三雙。
連續兩場贏下比賽,球隊的每個人都很開心,而且王大林接連打出優異表現,斯波爾斯特拉更是心情大好。
他這麼高興可不僅僅因為這些,而是因為王大林在這場比賽中的高位策應讓他看到了籃球運動更多的可能性。
在這個時代,NBA各支球隊無不對超級中鋒趨之若鶩,畢竟這時代大家都認為沒有超級中鋒就無法奪冠!
放眼NBA歷史,除了公牛隊,哪個總冠軍球隊沒有超級中鋒?
喬治.麥肯、維爾特.張伯倫、比爾.拉塞爾、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摩西.馬龍、羅伯特.帕裡什、比爾.沃頓、哈基姆.奧拉朱旺、奧尼爾……
這些超級中鋒所在的球隊一共拿了多少總冠軍?
沒有超級中鋒的球隊,面對擁有超級中鋒的球隊又如何能與之抗衡?
公牛王朝讓大家發現了擊敗超級中鋒球隊的模式,那就是外線超級得分手+攻守兼備小前鋒+防守悍將大前鋒的組合。
而斯波爾斯特拉卻看到了另一種可能,那就是擁有三分能力的大個球員到三分線弧頂位置高位策應。
只要球隊另外幾人有一定的無球跑位能力,外加水準之上的中遠距離投籃……對方的超級中鋒又能怎樣?
不說一定能贏,可至少能與其大戰三百回合吧?
接下來的三場預賽,斯波爾斯特拉便在比賽中做起了實驗,王大林頻頻在三分弧頂位置打高位策應。
這種戰術頓時收到了奇效,熱火隊連戰連捷,最終五戰全勝結束了預賽階段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