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四季
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這是一首迴文詩,每季都是從十個字的詩文中迴環出來,順拆兩句,逆拆兩句,所描寫的四季特色分明,分別為:
《春》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
《夏》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秋》秋江楚燕宿沙洲,燕宿沙洲淺水流。流水淺洲沙宿燕,洲沙宿燕楚江秋。
《冬》紅爐透炭灸寒風,炭灸寒風御隆冬。冬隆御風寒灸炭,風寒灸炭透爐紅。
這樣一首詩,葉文寫的極為嫻熟,因為這可是他父親一生的的得意之作,葉稷還在時,他便不止一次的頌讀過,並且還大膽做過點評。
即便是在聖泉公國,葉稷的文采不能算作最頂尖,但那些最頂尖的大師來了,在一炷香這有限的時間裡,也不可能寫出這樣的作品,真正好的作品,天時地利乃至人的心情都至關重要。
細細品讀了一遍,葉文很滿意的交上了答卷,如果這樣的作品都不能順利透過考核,那葉文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將試卷交給那名主考老者,很快的掃視了一眼,可這名老者的神色卻陡然而變。緊接著,他的目光直直的盯在試卷上許久沒有移動,其眼中的那種推崇之色已經顯而易見。
隨後,看了一眼交試卷的葉文,這名老者的表情卻微微有些不自然。其實,以他的眼界,又怎麼會看不出來,這首詩絕不可能是眼前這個年輕人寫的。
這首迴文詩,字句凝鍊,且均押韻,令還可拆分成不失原意的十餘種讀法,其中《夏》:“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更是一枝獨秀”,這樣的詩必然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絕非一時三刻可以完成。
“透過。”即便如此,可這名老者還是宣判道,這首詩並不是傳世的有名作品,哪怕不是葉文寫的,這名老者也不能僅憑主觀判斷葉文抄襲,作為主判,他還是要按照規矩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