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這邊各樣事情有條不紊理順,錦繡便在關傑和田大姨、錦玉陪同下,由陳良領著人護送回到東山村。
婚期定下之後,便四處傳了訊息出去,田氏有身子不便來回跑,東山村這邊就由關木餘氏夫妻倆主持,村鄰和田家莊舅、姨家以及其它親戚都過來幫忙,此時的田宅也是忙成一團。
將軍府擴建剛開始幾天,縣太爺來了,讓暫時停工,全力操辦完錦繡的婚事再繼續。
羅真和錦繡即將成親,最高興的莫過於賈家舅父,賈霆笑呵呵對錦繡說道:“還是真兒聰明,不然羅老太太哪能這麼痛快給你們辦事?好孩子,你放心,等成了親,她非要來東山村住,我就和關大商量,搬去關家後院住,把這小院給她,讓她們關起門來自成一家,省得到前頭去打擾你二爹和孃親……都是些習慣了繁華富貴生活的夫人太太,哪裡能受得村莊的清靜寂寞?只怕沒到冬天,都急著跑回去了!”
錦繡道:“沒關係的,咱們家寬著呢,有地方給她們住——姑娘們住樓上,把樓下西邊最寬敞的兩間劃給老太太和鄭大太太,西廂四間,我和羅真佔兩間就可以了,其餘兩間撥給婢僕們住,她們也只能帶四五個人來,鄉間不比城裡,帶太多人可住不下!只是……”
錦繡想了想,還是把羅老太太讓羅真把羅松也接來東山村療養一事告訴賈霆:“舅父的這個院子總共七間房,到時您分出三間給……羅三老爺和他的人住!如果……可以把那三口大水缸一字排開擺在院子中間,這樣也算是把小院隔開,你們倆出來透氣各佔一邊……”
羅真跟她說過的,羅松和賈霆不對盤,讓這兩人同住一個院子,確實有點難為,但沒辦法,地方小,只能如此。
賈霆聽說羅松也要來。果然就不淡定了:“羅松也要來?當初喊打喊殺要斷絕父子情,如今真兒媳婦還沒娶進家門呢,他母子就死活湊上來……虧得他們能有這麼厚的臉皮!”
錦繡無語,從前發生的事情。過往恩怨,她不好多嘴。
田宅辦喜事,胡大人也每天跑來東山村,錦繡再次見識到這位縣太爺的事媽潛質——田宅不歡迎馮家人,胡大人卻作主讓馮家人也參與幫忙操辦喜宴。說馮錦繡只是隨母居住又不是出族,等到出嫁那天,花轎還得繞回馮家,拜一拜馮家祖宗!
馮老爺子為此對胡大人感激涕零,簡直恨不得點起一柱香頂禮膜拜。
羅家的聘禮從州城運到,二十幾輛披紅掛綵的大馬車浩浩蕩蕩而來,再一次轟動東山村乃至整個方石鎮,車上物品無不貴重璀璨、絢麗炫目,晃花了圍觀路人的眼睛。
幾天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吉日眨眼就到。臨去州城前夜,田宅二樓上坐滿了大小姑娘們,除了本村的,也有外頭來的親戚家姑娘,由錦玉和關翠兒、劉大妞姐妹招呼著,待在錦繡閨房裡的都是平日比較親近的,葉水靈、方月圓、西山村的喬家姑娘和她的表姐妹,大家一邊熱熱鬧鬧談話說笑,一邊七手八腳幫錦繡整理收拾嫁妝衣物,楊冬妹也趕了回來。她五月才剛嫁出去,憑自己做新嫁娘的那點經驗,忙前忙後為錦繡張羅著。
第二天未到晌午,羅真領著他的迎親隊就出現在田宅門前。眾人無比驚訝:這些人真是從州城來的麼?怎麼來的?難不成會飛?
一樣樣按規矩辦下來,錦繡也早已打扮停當,全福太太將大紅蓋頭遮上,她便由喜娘和小丫頭攙扶著下樓,出門登上花轎,繞進村裡轉了一圈。在馮家門前停下,喜娘扶著,還有羅真陪在旁邊,進去堂屋上叩拜過馮家祖宗,重新坐進花轎,吹吹打打出得東山村,在方石鎮上換乘馬車,望州城而去。
因事先安排過,路上住的客棧房間都披紅掛綵,按照新房規格佈置,一應物什全部用新的,住著倒也舒服。
次日天麻麻亮就啟程,加緊些速度,午時到達州城,在城門處錦繡下了馬車,坐上早已等候著的花轎,眾人簇擁著花轎在喜樂聲中趕到羅家,正當吉時,錦繡被震天響的鞭炮聲吵得耳都聾了,根本弄不明白外頭什麼情形,只知道被喜娘扶下花轎,又往她手裡塞了根綢緞,她就老實抓著,感覺自己被牽著往前走,才省得這根綢子另一頭的人是羅真,心裡一喜,把綢子又握緊些。
一對新人步入喜堂,司儀贊禮,雙雙拜過天地高堂,禮成,送入洞房!
進到新房坐在喜床上,錦繡才算是鬆了口氣。
羅真在旁邊稍坐了一會,便起身轟人,毫不客氣把跟進新房想看新娘的男男女女都趕了出去,然後就要揭蓋頭,喜娘不讓,說得再等會,羅真只好耐著性子又坐下,朝錦繡問道:
“繡繡累了吧?要不要喝點茶?我讓她們準備熱水了,等會我出去敬酒,你就洗個澡,在床上躺著等我!”
喜娘猛地咳嗽起來,錦繡:“……”
羅真:“……”
停了一會,他輕笑出聲,貼近錦繡耳邊吹氣:“你說喜娘是不是想太多了?不過她她的,好像也沒錯!”
錦繡臉上一熱,轉開去不理他。
喜娘終於肯讓羅真揭蓋頭了,一直蒙在錦繡眼前的那片紅忽然間消失,她還有些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