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和錦玉跟著關大伯、大伯孃去到關翠兒養父母家,這實際也是餘氏的孃家,只是老人都不在了,兩個兄弟已經分家獨過,餘氏每次回來得走動兩家。
這次是為翠兒親事,所以只往餘大舅家送一份禮,人就都呆在餘二舅也就是翠兒家。
關翠兒看見錦繡錦玉也跟著爹孃來,喜出望外,領著三兩個同齡堂姐妹一起來招待,大人們說大人們的,幾個小姑娘聚在一塊高高興興熱鬧了一場。
在餘家待了半天,等著主人家宰雞殺鴨吃過一頓推遲的晌午飯,這才告辭出村,去到鎮集上,好得沒散集,賣各種禽畜仔苗的都還在,關大伯把牛車趕去特定的地方繫好,然後和大伯孃領著錦繡姐妹走去挑選雞鴨仔和小豬。
錦繡提著個有蓋兒的平底竹簍,趁關大伯和大伯孃認真挑選,錦玉在旁低頭全神貫注瞧看的當兒,獨自溜到別的攤位去,問過價錢,不管三七二十一各買了三十個雞仔鴨仔,看見有小鵝也順手兒買了三對,反正她也不懂挑選,葫蘆洞天靈氣蘊養,相信再弱的小動物也能養得活!
買好了裝進竹簍蓋上竹編蓋兒,一隻手伸進去假裝安撫小動物們,實際是捉起放進洞天,神不知鬼不覺!
當然她沒有全部收進洞天,雞鴨仔各收十隻,小鵝也只收進一對,她是分不出雌雄的,賣小鵝的人替她看好了,一對一對捉給她,她就緊緊抓牢一對不放鬆,可憐那對小鵝被她抓得眼睛都翻白了。
小豬和牛羊什麼的目標太大,暫時先不要。
錦玉發覺姐姐不見了,趕緊找過來,看見姐姐竟然自作主張買得雞鴨鵝苗,驚訝得嘴巴合不攏:
“姐,你又不會挑選,要是抓得生病的怎麼辦?還有。那公的和母的……”
錦繡笑道:“放心,賣的人都替我看好了,差不了!”
關大伯和大伯孃是拿了關傑給的銀錢,要替田宅這邊一起買禽畜苗的。見錦繡又另外買了些,說她幾句也就罷了,反正田宅後院寬著,她們願意多養些也使得。
夫妻倆去看小豬仔,怕會弄髒姑娘衣裳。就沒讓姐妹倆跟著去,只教她們在街口瞧看小雞小鴨等著。
關大伯很快提了兩對裝著小豬仔的竹籠回來,餘氏跟在後頭,笑著告訴錦繡和錦玉:兩邊家,各養一對兒。
買得太多東西,牛車又要坐人怕擠著了,關大伯就先跑去鐵鋪,想叫關傑把馬車趕過來載人,小夥計卻說東家下晌就離開鐵鋪了。
關大伯無奈,只得回來想法子把東西捆綁好。錦繡站在旁邊看著那一邊隨地撒尿一邊吱吱亂叫的小豬仔皺眉:上輩子看到裝載豬仔的籠子車還為豬們覺得憋屈,想不到今天自己有這機會跟豬仔同乘……
正思緒散漫亂想著,忽聽錦玉高興地尖聲喊:“小舅!小舅!我們在這!”
抬頭一看,可不正是田小舅趕著馬車來了,後頭還跟著個騎馬的,卻是羅真!
原來關傑他們回到家,聽田氏說錦繡錦玉跟著關大伯和伯孃去了餘家,順便還要上鎮集買小雞小豬,關傑就打算等遲些時再趕車過來接應,田小舅攬下這事。羅真不聲不響地直接卸了關傑的馬車,騎上馬跟著田小舅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