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一旁的高家兄妹也相視而笑,高世子投向賈慧的目光更是多了一抹深意。
&nb他自小除了讀書學藝,便在父母身邊聽訓,因種種原因,母親給予他的影響又更多些,在某些方面母子倆的喜好相近,比如衣食住行、接人待物,說他挑釁也好細緻也罷,都是承接自母親。
&nb今天是初次遇見賈慧,粉嫩嬌憨的小姑娘像只小肥鵝,確實很可愛,而小姑娘暗地裡的小動作小表情,又是那麼有趣,令人發笑,高世子聽到母親說喜歡這小姑娘,深有同感:他也喜歡!
&nb剛才母親給賈慧的那個手鐲,高世子是知道來歷的:父母新婚時期,感情最濃郁最恩愛之際,父親每次出門,總會蒐羅得許多珍奇貴重之物回來,做為禮物送給母親,這隻碧綠手鐲實際是深山大川地心溫養的軟玉,冬暖夏涼,常佩戴於身體有益,價值連城,也是父親費了好大勁得來,在母親生下自己這個長子,滿百日時送給母親的,是母親最珍愛之物,她一直佩戴著,直到父親另有寵愛才摘了下來……連兩位妹妹都沒給,卻贈了賈慧,高世子心裡不能不有點想法!
&nb寧國公夫人走過來迎接南安郡王妃,寧國公世子則拉著高世子去前堂飲茶坐談,道是堂上諸公子正在討論一個有趣話題,你來了正好!
&nb寧國公世子一路眉飛色舞自顧說個不停,高世子卻心不在蔫,目送女眷們走進內院,耳邊聽著寧國公世子喋喋不休,還附加問話,就隨口回答他兩句,等走到廳堂,聽到寧國公世子興奮大喊“我們這方又多了位大才子啦”,才驚覺:自己竟然答應了寧國公世子的邀請,進內院去隔著紗屏與貴女小姐們對詩!
&nb高世子不由得扶額,這種活動他旁觀過三兩次,卻從不曾親自參與,並非腹無詩書怯場,而是覺得實在沒什麼意思。
&nb尤其當玩到出現**之時,對詩的雙方男女就會相互起鬨,要求小姐們或公子少爺們將身上佩飾貢獻上來做添頭,每每看見身邊男子搶奪那些精巧香包或珠花玉簪,高世子就很無語,也想不通:都不認識,卻把人家東西收藏起來做什麼?就算有了一面之緣,日後還是要各自東西,那又何必?
&nb卻沒想到,今天他也要加入對詩行列中來,若是才不如人,很有可能被索要佩飾,高世子不自覺地摸了摸身上玉佩,還好今天戴的是一塊新得的佩玉,舍了也無所謂。
&nb若是常戴之物,他不會輕易贈人或丟棄,這是原則之一。
&nb錦繡跟隨眾人去到內院,但見衣香鬢影,花團錦簇,夫人太太小姐們來了許多,客廳敞軒,到處都已坐滿了,也有人不待吃用茶點,便往花園裡去,錦繡問知一會也是要在牡丹園設宴,就和寧國公夫人、南安郡王妃說了一聲,想帶著賈慧先去賞看一番滿園牡丹花開的盛景,兩位郡王府小姐也要跟著,南安郡王妃先是遲疑了一下,又見女兒們難得如此興致勃勃的,便一揮手,準她們去了。
&nb卻是苦了錦繡,帶著兩位郡王府小姐,就相當於帶上了郡王妃的半副儀仗——身後跟的人足有五十個之多!
&nb還不算她自己和賈慧的人!
&nb這些人大多數不是空著手,她們或背或抱或託著拿著的物什,據說都是防備兩位小姐要用的。
&nb這樣一大群,走到哪裡都吸引眼睛,錦繡覺得自己真是囧囧有神了。
&nb一行人剛離開二堂,走上直通後花園的長長遊廊,卻聽到兩聲呼叫,有人喊著“嫂子”,一路追過來,賈慧回頭看了看,下意識地靠近錦繡,撇著嘴道:“羅妍跟來了!”
&nb果然是羅妍帶著兩個婢女,跑得滿臉飛紅雲,到跟前來先綻開笑顏,微喘著氣施禮問候兩位高小姐:“暖姐姐好,晴姐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