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什麼一月一熟產量十倍的稻穀,
什麼大幅增產的縫紉機……
這些在他們看來都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不確定因素。
他們寧可毀掉這種東西,
也不願這些東西有對他們不利的可能。
從這個角度想,
張元把皇帝當狗一樣對待也在情理之中了:
對修士來說,
皇帝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誰知道他會不會突然哪根筋撘錯了搞什麼小動作?
所以他們賜予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利,
又要踐踏皇帝的尊嚴,
用以維持自己的威信,
就像一些由幾名員工自主運轉的小商店,
商店由老員工管理,
而老員工由老闆管理,
老闆有事沒事總想打壓一下老員工——
就是為了讓這些擁有了權力的人保持對老闆的敬畏,不敢造次。
比起小商店這種最基礎的管理架構,
修士與皇帝的管理架構反而更穩定,
因為老員工被欺負得狠了大不了工資不要了辭職走人,
皇帝幹不好直接就死,
換下一位皇子上。
所以一般在這種架構中的皇帝都做得挺好的,
至少他覺得這個皇帝做得挺好的,
只要能確保皇帝的安全,
以皇帝的管理能力,未必不能讓大齊國力昌盛。
唯一的問題就是,
習慣了以奴才身份管理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