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他們自然就會好好學、用心學。
可一年多了。
他們還是不想學。
沒那個心。
自己還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讓他們好好、認真學點東西有這麼難嗎?
事實證明,太難了。
可能不論是在現在或是在古代,或者不論貧窮還是富有,又或者不同身份地位的差別,
小孩子都有厭學情緒的。
雖然他們表面上沒表現出來,但云凡能看得出來其實他們是不想學的。
不想學,學習進度就差了點意思,總不能把知識用填鴨式教育給他們硬灌下去吧?
那種方式培養考大學的好手倒是一灌一個準,但這兒的“大學”也不考這些啊。
他是要培養科研助手的,不是培養應試教育出來的“鉗工”。
這個問題讓雲凡有過一段時間的苦惱,甚至連去城外收養流民孤兒的熱情都有些消退。
但在今天——
他看到了什麼?
以往坐臥不安、神思不屬、心不在焉的小同學們,
此刻正一個個乖乖坐好,眼睛炯炯有神,用心做筆記,
更不可思議的是,以往幾乎無人回應的上課提問,
他們居然會搶答了?
不僅會搶答了,
還舉一反三了?
甚至還為了爭論一道題的解法差點打起來?
要不是自己及時制止了那個掄凳子的男生,還捂住了地上那個高呼“雲老師說了,真理萬歲!”的孩子的嘴,
今兒學館就要變成全武行了。
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事情變成了這樣?
雲凡在已經抽空了的紙盒摸來摸去,眼神茫然。
突然,他目光轉移,發現了一個細節。
他看到那個扎著雙馬尾的女孩,手裡拿著一串糖葫蘆。
雙馬尾自然源於他的惡趣味,可他不記得自己有給這孩子買糖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