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老師來了……”
大門開啟,
一位滿頭花白、穿著長衫儒袍,面目和藹的老夫子緩緩地退開兩步,
在他的身後,
幾個穿著對襟儒生袍的、約莫八、九歲的童子興高采烈的跑了出來,
扯著雲凡的袖子,圍著雲凡打轉。
“見過孔夫子。”
雲凡先是和老夫子行了個禮,
待孔夫子回禮後,將視線轉向眾童子們,
伸手摸摸這個的頭、掐掐這個的臉,
臉上難得出現了幾分放鬆的神色:
“同學們,我不在的日子,有沒有聽孔夫子的話?”
“有!”
眾童子嘻嘻哈哈的笑著:
“《義學》、《孝經》、《仁愛》、《箴言》,我們都學完啦,
“《禮學》,孔夫子也準備教完啦!”
“是嗎?不錯呀。”
雲凡有些欣慰的笑了笑。
這些經書並不是雲凡從前前世帶來這個世界,而是這個世界原本就存在的東西。
這個世界沒有四書五經,但經過時間長河的流逝,依舊從人的道德品質,發展出了類似的東西。
交通不便、資訊遲滯的封建時代,能借以約束窮鄉毗鄰的刁民的東西,也就只有這些封建禮法了。
而且對這個世界的這個時代來說,這種管理的方法是極度契合的,
即便是拿出另一個世界的現代民主專政,甚至另一個世界古代的三權分立、人權、法制、無為而治等治國理念,都不如這個世界已經發展成熟的這套封建管理體系更適合這個世界。
所以沒必要拿出另一個世界的四書五經,因為就算把那些東西寫出來,充其量也就讓人覺得:‘這人怎麼寫了這麼一大堆是個人都懂的廢話啊’。
語文和思政,只需要讓這些孩子按這個世界的禮法學就好了。
“雲老師,今天講什麼故事呀?”
“上次的《五動蒼穹》還沒講完……”
“我要聽《陀螺大陸》!”
“我、我想聽《花千蠱》……”
眾童子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