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輪迴的說法,楊易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不曾想過,這輪迴的時間會提前。如果將世界比作一個容器,殘念隨著時間存滿而溢,一般而言,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大體是固定的。
如今時間提前,那隻能說明,殘念產生速度,較以往快!
天地間殘念堆積的速度變快,是因為什麼?生靈只要存在,就會無形之中散發念力,但有意志的殘念最主要的來源,是可修煉的生靈。
難道這次的輪迴中,武者的整體實力太強了?從而盛極轉衰?
不對,隨著輪迴次數的增多,武學缺失,武者,尤其是頂尖強者的數量是越來越少的。
與其說武者的整體實力太強,不如說武者之間的紛爭變多了。
紛爭會導致武者提前隕落,產生仇怨,而這些都是殘念的鉅額來源。
心有不甘,遂死而有念。試想一下,一位造化境強者含恨而死,他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怨念究竟有多少?
楊易心如明鏡,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這是避免不了的。紛爭的產生,大體免不了為自己爭取利益,然而這一過程會導致殘念在世上堆疊,當積累到一定量時,連同自身一起覆滅。
說起來也真是可笑,在世界規則面前,人類的鬥來鬥去,都只是作繭自縛而已,鬥得越狠,死得越快,沒有最終的勝者。
這個世界如此,其他位面又何嘗不是呢?只是輪迴的週期不一樣罷了。
楊易頗為感慨地搖了搖頭,旋即問道:“座標,何解?”
“所謂座標,乃世間存在感強大之物,它可以是實力超凡的個體,比如楊少俠你,也可以是某件事物。”為首的老者解釋道。
“事物?”楊易皺眉,“指的是青冥宗這種?”
“這只是其一,青冥宗有形,是物;而還有一些存在,是無形的,那便是事,一些事蹟因為銘刻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被冠以強大的念想之力,在無盡的輪迴中,它們也會不經意的出現,而這,反而是最為可怕的。”
老者笑了笑,道:“常言道,做人要向前看,但若事情發生軌跡總是與過去重合,本該消失的事物又重新出現,又何來向前看一說?”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簡簡單單一句話,在這世上卻是最難。”
說著說著,老者嘆息了一聲,而另外兩位聖使,也微微垂眸。
對於他們而言,知道得越多,便越受其擾。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矛盾?
楊易一時間想不出任何話來應對,這種絕望,他還體會不深,只是在不經意間,發現一些事物的發展存在極強的既視感。
他是如此,想必其他造化境的強者也是如此。
所以才會最終選擇前往念海,要麼是謀求突破,超脫輪迴,要麼是想憑藉自己的微薄之力,延緩這種輪迴的到來。
這下,楊易才真正理解阮南平所說他心境不夠,還不是時候去唸海這句話。
對於那些長存的造化境強者而言,他經歷得還太少,當然心境不夠,所思所想依舊是從個體利益出發,但可惜,任何一個個體,都無法脫離這個世界獨立存在。
即便有強者能超脫輪迴,遺世獨立,可當世界處於一種詭異的迴圈中時,個人的超脫又是否是真的超脫?
當然,如果強大到能離開這個位面那兩說,不過,楊易可不曾聽說有誰到達這一步。
“所以,道元子師祖不讓我前往念海,是因為那裡的殘念已經堆積到了滿溢的狀態?具體還能撐多久?”
“五十年!而且這還是樂觀的數字,隨著在唸海淨唸的諸位前輩狀態逐漸下滑,最終念力風暴摧毀大陸,可能要不了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