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衍息術……
這門武學給楊易的感覺頗為怪異。
似乎跟之前學習的武學皆是不同,至於哪裡不同,他一時半會也說不上來。
“這門小衍息術,是宗主從一處遺蹟中帶回來的,上面記載著調和駁雜勁力的方法,頗為玄奇。”
“它的作用如同樹幹脈絡,能將諸多武學枝葉連線在一起。”
“即便這些武學特質各不相同,但在小衍息術的統一場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彼此之間的干擾。”
全真將小衍息術的作用簡單描述了一遍,而後又繼續道:“通常情況下,武者體內承擔樹幹脈絡角色的,是主修功法,比如落霞飛鶩功。”
“但功法本身有屬性,這就導致了武者在選擇武技時,會有一定的侷限性,落霞飛鶩功是火屬性,所以挑選火屬性或者類似特質的武技,能將威力發揮到最大,同時也能儘量避免勁力出現駁雜、紊亂的情況。”
“可隨著修為的增進,接觸的武學越來越多,要完全修行統一體系的武學,不太現實,所以這個時候,就得重新尋找一門充當樹幹脈絡角色的武學。”
“一般只有武者踏入化念層次,才會有武學駁雜的煩惱,但沒想到你才聚鼎層次,就能掌握瞭如此之多的武學……”
“這小衍息術是宗門的重寶,雖然是入勁層次,但傳播載體並非靈紋觀想圖,而是化念層次的精神念力,這也是它玄奇的地方。你拿回去好好研究,切勿外傳,等一個月之後,再完整奉還。”全真語重心長地提醒道。
“傳播載體是精神念力的入勁武學!”
難怪楊易從玉簡上察覺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息。
入勁層次的武學,需要依賴觀想圖來完成勁力修煉,這其實是自學。
而化念層次的武學,則沒有觀想圖一說,往往會在載體上,留有武學創始者的精神念力,這等於直接把出題老師擺在你面前,學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甚至,一些化念層次的武學,還會有其他前輩的種念,每個人的感悟不同,這對於後來修煉者來說,極具參考價值。
不過這種武學載體也有弊端,那就是種在武學上的精神念力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學習次數,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消散。
一旦上面的精神念力完全消散,空有文字的武學也就失去了價值。
正因如此,才導致化念武學極其珍貴,學一次少一次。
而這門入勁層次的小衍息術,竟是以精神念力為載體,可見其不凡。
楊易在聽全真介紹時,就已經心動了,最後滿懷激動地將玉簡收下。
下山時,魯奇也是心情頗好地說道:“你是宗門第二位以弟子身份拿到這門武學的。”
“第一位是道陽院的柳陽師兄麼?”楊易好奇問道。
“不是。”魯奇賣著關子。
“莫非是歷竹院的趙恆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