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羊的數量多,卻非常警惕。
有好幾次,成吉思汗見成群的北山羊吃草時,至少有兩隻母羊,頭上頂著彎刀似的長角,站在高大的岩石上,為羊群放哨。當他們還沒有走近時,哨羊便及時噴著響鼻,來提醒整個羊群。
聽到警報聲,北山羊群迅速向山上跑去,在一陣急促而密集的蹄聲中,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他們還發現,羊群每天都回到高聳入雲的,常年冰雪不化的山峰棲息。具有驚人遠視能力的盲骨子,透過仔細觀察後,告訴成吉思汗說,當羊群晚上休息時,依然有一隻頭角粗壯的大公羊,如斜插兩隻大彎刀的俠客,威風凜凜地站在最高處,為整個羊群放哨。
成吉思汗對新鮮的東西,都特別感興趣,加上將打獵當作戰爭的演習,便對北山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叫來當地的乃蠻人,介紹了北山羊的一些特點,很快就掌握了軟肋,它們晨昏時會到低處飲水,然後再吃草,一旦受到驚嚇,就集體向山上跑去,
聽了這個,他立即作出了調整,發現北山羊群下山之後,便親自帶著很多人和獵犬,躲到半山坡的岩石堆中,準備進行伏擊。
另外三個人,見成吉思汗一行人帶著犬藏好之後,才帶著犬群去驚擾吃草的北羊群,哨兵噴出響鼻聲後,北山羊立即向山坡上飛奔而來。
它們逃跑時,還非常講究秩序,小羊在前,母羊在中間,公羊斷後,排成了一隊縱隊,成吉思汗見狀,更有了好感。
羊群爬上半山坡,立即受到獵人和獵犬的阻擊,猝不及防的突襲,打亂了北山羊群的逃跑秩序,它們趕緊四散而逃,又遭到了犬群的追擊和圍攻,很快就死傷一大半。
這次伏擊北山羊的行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捕殺了一百多隻。
接下來,他們如法炮製,每天都獵獲不少北山羊,在成吉思汗的命令下,放過了群裡的小羊,並儘量放過母羊,只捕殺個頭大很多的公羊。
至於岩羊,顧名思義,是喜歡棲息在岩石堆的一種羊。它們的外形,介於山羊和綿羊之間,公母都有角,公羊的角大很多,形狀像大雁飛行時,翅膀的波浪形狀。
岩羊是棲息得最高的羊,經常與北山羊棲息在同一座山上,但住地往往比北山羊的位置還更高,絕技是在光滑的巖壁上奔跑如飛,這種攀爬本領,即便是北山羊,也要遜色三分。
有一次,成吉思汗發現五六隻岩羊,竟然站在四壁如刃的大岩石頂上,像當年長白山之行時,青羊站在青羊巔一樣。
哪怕這些岩羊,像山中的隱士,住在高高的山頂,也得食人間煙火,即便它們可以透過吃雪來補充水分,也得下山來吃草。
格格黨